世界上公认最强的隋朝为什么会消亡?难道仅仅是由于杨广滥用民力、骄奢淫逸而构成的吗?杨广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认识一个家族历史中曾降生过四个朝代的最牛集团,这就是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权力称之为“关陇集团” 关中曾是秦帝国和汉帝国的政治中心。陇山是通往西部的战略要地,人们将这片区域合称为关陇。 北魏统治的解体 六镇起义 北魏迁都洛阳后,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多为拓跋部贵族及其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因位降落,且此时北部遭遇极端气候招致粮草缺乏,六镇内部底层镇民对高层将领愈发不满,最终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繁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解体。 高欢的崛起 六镇起义的爆发,高欢看准机遇,同时携带个人野心,先后参与了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等指导的起义队伍。仰仗个人魅力,在义军中暗集死党,展开个人权力。不久见风使舵,叛离义军,投靠尔朱荣,并很快赢得尔朱荣的信任。 永安三年(530年),孝庄帝刺杀尔朱荣于洛阳,尔朱荣所部大乱,高欢乘尔朱氏紊乱之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动当年被尔朱荣兼并的二十万六镇起义军民归顺自己,并带往河北,成为日后高欢起家的政治资本和军事力气。 公元533年,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为了对立高欢,率部整合关陇地域的军事力气,定居关中,胡汉杂糅,相互通婚。这支武川军事集团很快就成为了北魏政权最为倚仗的政治力气之一。 北魏团结 贺拔岳死后,28岁的宇文泰接下了军政大权,而此时高欢与北魏孝武帝团结。弱势的孝武帝不得已西去长安投靠宇文泰,北魏也团结成为东魏和西魏,而宇文泰则成为了西魏的实践控制人。 为了快速扩展兵源,宇文泰力邀当地汉人精英参与统治集团,构成了一个极具战役力的地域性政治力气,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宇文泰自创鲜卑八部之制,依据战场上的贡献,确立了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府兵系统。 为了避免姓氏差别招致内部不和,宇文泰还给军中统兵都赐了鲜卑姓。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就被赐姓普六茹氏,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 因而,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关陇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曾是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12大将军之一,能够说关陇集团左右了整个时期的皇权更替。 隋朝的树立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了北周静帝禅让称帝,恢复了杨姓,树立隋朝。 杨坚能够树立隋朝,靠的就是世家们的支持,他的妻子独孤伽罗就是北周太保独孤信的女儿。 杨坚称帝后,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由此稳定了中央集权,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终了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团结局面。 实施反间计,分化突厥。杨坚也被游牧民族尊为“圣人可汗”,在位24年里,与独孤伽罗并称“二圣”,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兴建新国都大兴城,其范围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还要大七倍,疆域广大,人口已达870万户。 能够说杨坚是一位没有任何污点的皇帝。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杨坚暮年听信独孤伽罗之言,废弃了太子杨勇,册立晋王杨广为太子,为日后隋朝的亡国埋下了祸根。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广能顶替杨勇成为新太子,靠的也是关陇集团的支持。但皇权要展开,就必须解脱关陇集团的约束。 隋炀帝杨广 所以杨广上位以后,先是东迁洛阳,使自己远离手握重兵的关陇集团,并凝聚关东集团对立关陇集团,之后开科取士,重新启用山东士族,将以此突破关陇集团的人才垄断。 紧接着迎娶了萧皇后,与江左集团联姻,修建隋朝大运河,更是想要得到南方氏族的经济支持。 在不时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杨广还三征高句丽,将以此从军事上耗费关陇集团的实力。 杨广开创的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人口鼎盛时期一度超越五千万,只可惜杨广还是操之过急,内外举措过度耗费国力,不只迎来了世家的反扑,还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招致天灾人祸。 隋末农民起义 公元617年,李密带领着瓦岗军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行,逼围东都。 李渊见天灾人祸,隋朝消亡的方式不可改动,于是生出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李渊的母亲,就是独孤伽罗的亲姐姐,同样出自关陇集团。 617年5月,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不可当攻入了长安,拥立了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并自封为唐王。 公园618年,宇文化及发起江都之变,弑杀杨广,拥立了杨坚的孙子杨浩为帝,宇文化及也被封为大丞相,总揽朝政。 杨广遇弑的音讯传到洛阳后,在洛阳的群臣又拥立了杨广的孙子越王杨侗为帝,然后杨侗被迫禅位于权臣王世充,改国号为郑。 而李渊在此时也强迫自己拥立的傀儡皇帝杨侑禅让,改国号为唐,隋朝自此正式消亡。 喜欢的小同伴请点击加关注,下期带你一口吻看完唐朝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