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马化腾去年年底那一次震惊整个互联网界的内部训话曾经过去两个月,腾讯内部各项业务的调整也在陆续中止中。在这次讲话中,马化腾指出的问题很多,被其寄予厚望的业务却只需那么几个——好比视频号和云计算。 1月初视频号宣布开端面向商家收取技术效劳费,大步迈向商业化;腾讯云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的道路:出海。 2月8日,腾讯云据悉已和沙特电信效劳商Mobily达成战略协作协议,双方将分离数字基础设备、云计算等技术推进沙特的数字化升级。依据价值研讨所(ID:jiazhiyanjiusuo)查阅的资料,除了沙特之外,腾讯云过去一年还先后和日本、韩国的多家大型企业达成协作,立足亚太辐射全球的出海战略基本成型。 无独有偶,在日前举行的阿里云国际出海峰会上,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CEO袁千表示,阿里云将加大对出海企业的支持力度。乘着这股中国企业出海热潮,阿里云也加紧在海外市场跑马圈地。 随着阿里腾讯率先将战火从国内烧到海外,中国云计算巨头的故事也行将揭开新的篇章。 腾讯云加紧出海,亚太地域成主战场 价值研讨所(ID:jiazhiyanjiusuo)在此前的报道《腾讯的2022:一边断舍离,一边铺后路》中就谈到,除了游戏、社交两个基本盘之外,CSIG(云与聪慧产业事业群)在鹅厂内部的位置持续上升,已成为重点增长方向之一。但是,腾讯云业务过去一年的营收、利润却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现,去年前三个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效劳收入分别为428亿、422亿和448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为9.6%、0.8%和3.5%,表示并不稳定。马化腾对CSIG希冀值很高,对这份成果单肯定不会太称心。去年年底中止的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内部讲话中的敲打,就阐明CSIG曾经在作出改动。 细致怎样变?道路其实很明晰:对内,腾讯云努力往自研产品道路转移,不再做大包大揽的代理业务;对外,从国内卷向海外,积极开辟新领地。 梳理过去一年的动态能发现,除了沙特Mobily之外,腾讯云还和海外多家大型企业达成协作协议——这些协作同伴简直无一例外,全都位于亚洲地域。 去年8月,“日本斗鱼”Mildom宣布和腾讯云达成全面协作协议,腾讯云将为前者提供云计算基础设备、数据库等一系列产品和效劳;12月,韩国最大游戏开发商Nexon也宣布牵手腾讯云,基于腾讯的TRTC实时音视频技术搭建虚拟世界社区平台。 之所以选择亚太地域作为出海主战场,置信腾讯也是中止过深思熟虑。 首先,亚太地域云效劳需求近两年明显增长,且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巨头尚未构成欧美市场普通的垄断之势,市场潜力庞大。 Gartner在讲演中习气性将全球云计算市场分为北美、拉美、东西欧、大中华、亚太等十多个地域。其中,拉美地域起步较晚,目前还很难构成集群优势。展开最早的欧洲和北美则曾经接近饱和,统计显现自2019年以来这两个地域的市场范围增速回落至30%-40%。反倒是亚太地域,目前仍坚持着45%-60%的高速增长。 即便撇去范围明显高出一个层次的大中华,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亚太国度的云计算市场的潜力还是不容忽视。其中,新加坡的数据中心范围更是在去年跃居全球前三,仅次于美国的北弗吉尼亚州和俄勒冈州。 其次,国内各个行业都在出海找增量,且大多将出海第一站选在天文位置、运营文化高度相近的亚太地域。这些出海的本土企业需求云效劳商为其保驾护航,这也给腾讯云们提供了第一批稳定客源。 去年12月,腾讯云就宣布成立出海生态联盟,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全面效劳。好比腾讯云的跨境金融效劳平台,就融合了上海银行、Useepay等一系列机构的处置计划。 创业邦统计的数据也显现,过去一年74%的中国出海企业在东南亚有业务规划,超越了欧洲的65%和北美的62%。除了互联网、金融等第三产业之外,传统制造业企业也不在少数,它们对云效劳的需求并不低。 而且和亚马逊、谷歌等国际巨头相比,腾讯云、阿里云等本土厂商对这些中国出海企业有自然的吸收力:本土化的效劳体系和较低的成本。 云计算实质上属于企业效劳的一种,灵活快速响应客户请求、顺畅的沟通是基础。为出海企业提供和国内同源的技术和系统,省却企业的迁移成本,则能提供实打实的经济效益。在出海之初,阿里云就仰仗远低于微软Azure的定价取得了大量中小企业的喜欢。直到往常,这种性价比上的优势依然存在。 最后,从上述协作案例也能看出,腾讯在亚太地域庞大的关系网为云业务出海保驾护航。刚开端出海的阿里云其实也有相似的状况,从生态协作同伴那里拿到第一批订单,继而展开壮大。 好比Mildom,就是由斗鱼和日本当地企业在2019年分离成立的企业,目前已成为日本头部直播平台。而腾讯和斗鱼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置信不用多说大家也心中有数。 去年下半年,腾讯宣布在日本树立第三个数据中心。腾讯云国际高级副总裁杨宝树则表示,东亚地域游戏行业云效劳需求的上升,正驱动腾讯云业务增长,“在日本的业务增速曾经抵达三位数”。能依托游戏翻开亚太云效劳市场的缺口,无疑彰显了腾讯这个游戏帝国在业内的影响力。 当然,拿下Mobily的合同,或许意味着腾讯的触角曾经向更悠远的地域、更陌生的范畴延伸。这样一来,腾讯云和老冤家阿里云之间的故事,也要揭开新篇章了。 中国云巨头酣战海外, 警惕价钱战再现 腾讯云进击,阿里云慌不慌? 价值研讨所(ID:jiazhiyanjiusuo)以为,至少往常HIA没到惊惶失措的时分——从目前的市场份额、用户范围来看,阿里云优势明显,无论国内国外都是如此。 在国内,阿里云去年上半年完成营收366.6亿元,腾讯云约为167亿元,前者的毛利率更是高出近40个百分点遥遥抢先。在海外,阿里云同样将亚太地域作为主战场,且经过抢占先发优势积聚了大量份额。 固然阿里官方还没有发布2022年的业绩和占有率,但从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讲演看,阿里云在亚太市场的位置相当稳定。其中,来自Gartner的讲演指出,阿里云在2021年亚太地域IaaS公有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有率抵达25.53%。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分列二、三,市场份额分别为15.8%和14.03%。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讨院) 从细分数据来看,阿里云在东南亚地域影响力庞大,该区域已成为阿里云出海的后花园。其中,同样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现,阿里云在马来西亚市场的份额抵达29.2%,印尼市场份额则为22.92%,都是当地占有率最高的云计算厂商。 历史资料通知我们,阿里云的海外数据中心树立是一项长期计划,花了许多年树立的优势不可能一下子被抹平。早在2017年,阿里云就宣布在海外同时投建四个新数据中心,是阿里云初次释放加速出海的信号。 2021年,阿里云还宣布在印尼和菲律宾两国兴建大型数据中心,近3年在该地域的基础设备投入曾经超越60亿元。至于过去的一年,阿里云全年新增六座海外数据中心,其中五座位于亚洲,也凸显了亚洲为主的出海战略。在疫情的催化下,东南亚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对云效劳的需求日积月累,也为阿里云的狂飙猛进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阿里云曾经在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迪拜等亚太地域建有数百个数据中心。能具有往常的市场份额,也是阿里云过去多年大手笔投入、日积月累的结果。 不外正如前文所说,亚太地域云效劳需求爆发式增长,必将吸收更多巨头参与酣战。腾讯往常已释放扩张信号,华为云、百度云、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云等厂商估量也不会甘于人后。 除了腾讯云和阿里云,华为云是中国云厂商出海大军中投入最高、展开最疾速的第三极。 去年9月,华为全联接大会移师泰国曼谷举行,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和华为云CEO张保险则在会上宣布了全球扩张的决议。依据华为的计划,华为云将在2022年底前完成对全球29个区域、170+国度的掩盖,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印尼三国是重点扩张目的。 目前,华为云曾经树立了面向海外的Boosting处置计划,重点开辟游戏、电商、文娱社交和金融行业客户,面向保险、应用加速、本地化和企业效劳四个维度提供云效劳。去年三季度,华为云印尼数据中心也宣布上线,菲律宾中心同样在规划中。依托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和大量协作同伴,华为云出海也是占领了天时天时。 至于移动云、电信天翼云等运营商旗下的云效劳产品,则和出海的央国企深度绑定,也取得了稳定的客源。 好比中移国际就在去年和启明星斗集团达成协作,在云计算、IDC、5G等范畴展开深度协作,为后者的出海业务中止数智化升级。去年10月参与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时,中移国际还宣布将完善东南亚数据中心规划,推进5G+算力+才干出海。中国电信国际公司也在去年和惠与科技旗下的Aruba签署协作协议,构建从边沿到云的保险架构。 以至万国数据这样的二线厂商,都开端瞄上东南亚这片热土。公开资料显现,万国数据在印尼巴淡岛的超大范围数据中心估量2024年竣工并投入运营。据悉,该数据中心总净机房面积超越1万平方米,总IT负载量抵达28兆瓦。 值得留意的是,万国数据这个项目还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印尼经济事务谐和部部长Airlangga Hartarto曾表示,该中心将成为支撑印尼数字产业的中心基础设备,并将助力巴淡岛乃至整个印尼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阿里云来说,一个腾讯云或许缺乏为惧。但假如涌进来的对手越来越多,让整个亚太云计算堕入混战就不是什么好音讯了——特别要警惕潜在的价钱战,究竟国内早有前车之鉴。 在当地政府眼里,吸收更多厂商进驻、促进厂商的竞争当然是好事,由于这会让云效劳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但关于厂商们来说,则提出了更高的请求和更多应战,也迫使它们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心竞争力。 AWS的胜利阅历:差别化是中心竞争力 奋起直追的腾讯云也好,暂时领跑中国云厂商出海大战的阿里云也罢,出海后都难免要被媒体、客户拿来和亚马逊AWS作比较。AWS在全球市场的胜利阅历,的确也值得这两个追逐者好好自创、学习。 亚马逊财报显现,自2014年以来AWS就提供了整个集团接近一半的利润,也是全球一众云效劳厂商中最早完成盈利的一家。而亚马逊赚钱的秘诀,在于专攻高级、功用复杂的复合式云计算产品。这样不只能进步定价和毛利空间,还能推高客户的迁移成本继而稳定客户群。 AWS这些年的代表性产品和技术有很多,好比EC2弹性计算云和关系数据库等,这些高级产品也贡献了最高的利润。其中,EC2的毛利率在巅峰时期接近50%,可谓AWS头号印钞机。 AWS当然也有简易的产品和效劳,好比最基础的云存储,且营收范围和客户数量一点都不低。美国研讨机构贝尔斯登的讲演就指出,采用AWS基础云效劳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营收贡献率长期接近八成。但更多的利润,则来自剩下那两成高级产品和效劳。 一边靠基础效劳抢客户、份额,一边靠高级产品推高利润,AWS的规划明晰且有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价值研讨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AWS的胜利阅历里,最可贵的阅历不是坚持做高端产品,而是差遣其走向这条道路的内在准绳——做云效劳,一定要做出差别化。 这些年来,想学习AWS走高端道路的云厂商不在少数,但并没有人能靠复制AWS方式胜利。AWS往常最大的两个竞争者微软Azure和谷歌云,前者靠强大的B端资源和基础设备构筑护城河,后者以保险性和人工智能技术见长,另一个巨头IBM则是靠混合云另辟蹊径。 走向海外的阿里云和腾讯云,同样要找到自己的差别化优势,才干真正站稳脚跟。马化腾在内部讲话中请求CSIG不要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做大包大揽的集成产品,要转向自研产品,其实也是希望腾讯云能尽快找到差别化道路。 好音讯是,从阿里云和腾讯云近段时间的内部调整、技术升级动态来看,其差别化标签曾经隐隐若现。 阿里云从去年开端频繁提及“云钉一体”概念,背地其实是从IaaS向PaaS迁移,走产业分离道路的战略。 在去年12月撤掉张剑锋之后,张勇往常亲身掌管阿里云和钉钉两个项目,个中深意显而易见。此前,钉钉在“云钉一体”战略中更多表演辅助性角色,充任阿里云数字化产品的实验场和推行平台。但在日后,两个业务的衔接肯定会进一步加深,阿里云将经过钉钉向更多企业、开发者提供开发平台和工具,吸收更多企业客户进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云计算新人的字节跳动也在酝酿出海大计,且道路和阿里云十分接近:以飞书为排头兵、火山引擎打辅助,角色定位向阿里云和钉钉看齐。 不外字节的出海之路并不顺畅,相关计划以至引发过飞书CEO谢欣和抖音集团CEO张楠的分歧。去年年底,在谢欣的推进下,字节从阿里云挖来张剑锋的爱将、Teambition开创人齐俊元担任开发部分出海产品。可惜直到往常,飞书仍未拿出实质性的产品、效劳,可见这条出海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 腾讯云的展开方向,则抓住开放这个关键词。 腾讯高级副总裁、CSIG总裁汤道生在去年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就说过,腾讯云往常明白定位为“被集成方”和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工具箱”,将向客户提供更多开放项目、接口,共同完成产品开发。 毫无疑问,阿里和腾讯选择了两条悬殊的道路,哪条路能走通,往常还很难下定论。但AWS、谷歌云、Azure的阅历通知我们,坚持差别化道路总不会错。 写在最后
在近日举行的腾讯Light技术公益发明营上,汤道生列席了启动仪式并再次强调开放的态度。对腾讯来说,出海能为增长提供新动能,而开放,则是进攻海外市场的王牌之一。 和腾讯相比,阿里云选择了不同的技术道路,但两者的增长压力、对海外市场的注重是分歧的。这场云上战争从国内打到海外,两大巨头未来置信会发作更多有趣的故事。 当然,出海的阿里云和腾讯云眼里不会只需彼此——它们还要攀越亚马逊、微软、谷歌这三座大山。最终能否胜利,就只能靠技术和产品说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