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中国作为一个社会制度较为严谨的封建国度,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抛开其政权存在形态不谈,其政权存在时间都是较为耐久的。与元、明、清这一系列存在时间按百年计算的朝代相比,五代十国当中的各国存在时间都显得相当短暂。 因而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大团结时期,经过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国的一个横向对比和总结,能够以此更深化的了解历史。在此笔者就五代十国中各国的定都这一角度来尝试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一、历史背景:五代的定都 公元883年7月,朱温背离黄巢指导的义军,统一黄河流域,于907年废掉唐哀帝,用禅让的方式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 公元923年2月,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定都洛阳。 公元936年,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发起叛乱,他以认辽朝君主耶律得光为父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贡绢帛30万匹为条件,借兵推翻了后唐,树立后晋,定都开封。 公元946年,耶律得光率兵南下,攻破开封,后晋消亡。刘知远进入开封,自立为帝,国号汉,定都开封。 公元950年12月,契丹侵犯边疆,大将郭威北上抵御,兵到澶州,在将士的鼓噪之下,黄袍加身。公元951年正月,郭威灭汉称帝,国号周,定都开封。 以后来者的角度来察看五代的定都,我们不难发现五代十国中大部分朝代的定都都选在开封。开封究竟具有怎样的优势,才干使五代中的大多数朝代放弃了当时的经济之都——长安、洛阳,转而选择开封作为立国的首都呢? 二、由于战乱,开封得选 在五代十国之前,长安与洛阳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唐朝期间国力繁荣昌盛,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极富贵之词比较皆不可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句诗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而在晚唐时期,各地藩镇割据,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庶民安居乐业。在这场紊乱的权益争夺战当中,以黄巢、朱温为代表的人物对长安这个首都做出了极大的破坏。天祐元年(904年)朱温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把他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他经过禅让的方式攫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大唐消亡,五代十国时期到来。 而在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的时分,朱温把唐朝的宫殿给拆了,随之一把大火,偌大的长安化为了一堆灰烬,颇有当年阿房宫被烧的风采。也是出于对洛阳这座城市因战争遭受的损伤极大的思索,朱温并没有选择洛阳作为自己的首都。为了利于进攻,他最终选择了离洛阳很近的开封。 三、国度经济中心的南移 安史之乱期间,战乱四起,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叛乱平定后,北方又堕入长期的藩镇混战之中。因而,经济遭到了较为严重的阻塞,展开比较迟缓。反之,南方未经安史兵祸,战乱较少,而大批逃避战乱的北方人又涌进南方,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消费技术。所以在唐朝后期,南方经济比北方经济展开疾速,国内的经济重心开端逐步南移。 水利工程大范围兴修是南方经济展开的一个重要标记。据《新唐书·天文志》记载:唐代水利工程的兴修,唐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后期则南方多于北方。当时,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多、范围大。 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南方农业经济疾速展开起来,国度的财政收入也仰仗江南。“当今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这种说法虽有些夸大,但从侧面上也反映了江南在全国重要的经济位置。 江南的手工业消费,在唐后期也有很大展开。仅就丝织业来讲,表示为种类多、质盆好、产量高。越州(今浙江绍兴)和宣州(今安徽宣城)都是当时丝织品的重要产地。越州产的缭绞和宣州产的红线毯都十分精巧,居全国的上选。 棉纺业也呈现了著名的“桂管布”,“木棉织成,质地较厚河以御寒,文宗及朝臣皆喜服用,布价为之骤贵”。这都阐明了当时手工业在南方的兴隆。 唐后期南方的商业也十分生动。原有的商业城市愈加繁荣,新增的商业城市也疾速展开,苏、湖、洪、潭、夔等州部是长江中下游地域的主要商业城市,特别是新兴起的苏州,商业贸易昌盛,有“雄都”之称。在东南沿海地域,对外贸易也十分兴隆。 四、交通条件的方便 在晚唐时期,由于统治者大量伐木兴造宫殿,黄河泥沙量增大。为了维护京杭大运河的输送粮食、运送兵员的作用,国度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去疏浚河道。在后唐统治时期,由于安史之乱的外部要素,衔接洛阳的河道被梗塞曾经失去了作用,这对之后的五代建都选址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五代的大多数王朝都建都在汴州,称为开封府。 之所以选择开封,而没有选择洛阳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开封方便的水利交通条件。开封能够应用运河之便,处置漕运的问题。史书记载:“今汴州水陆要冲,山河形胜,乃万庚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爰自按巡,益观宜便,俾升都邑,以利兵民。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这一段话就将开封方便的交通条件描画的淋漓尽致。 五、总结 在对政治、经济、天文位置以至民意中止剖析后,我们不难得知,相较于洛阳,开封在当时具有优于洛阳的建都条件。抛开这些客观的要素,从定都的选址中也不难看出诸如文化、民族、信仰等要素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都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定都开封并不只仅是由于命运使然,而是由民族文化、种族信仰、政治、经济、天文位置等要素所共同决议的。一座城市,并不单单是由于有人而被称作是城,而是它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能赋予着中国人的肉体,才干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个“城”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唐朝历史:唐后期——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2.《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水路交通研讨》王颜 杜文玉(2008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