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期,手机作为与人最密切的“数字器官”,成了很多不法分子追逐和盗用的目的。渣滓短信、骚扰电话成了人们经常遇到的懊恼。无法的是,手机号与各种平台绑定着,随意换不得。在挪车、寄快递等生活场景下,手机号又不得不裸露在外,无法有效得知谁看了、存了自己的手机号。这些难处和必要,使得用户在面临骚扰时无能为力。对此,有专家指出,虚拟号有望提供一种可参考的处置计划。 手机号信息泄露危害严重 12321告发中心统计数据显现,个人信息泄露的告发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自2014年中心成立至2017年底,共收到网友告发111781次。在这些告发中,遭受骚扰的案例占比抵达一半以上。一些商家经过非法渠道取得大量电话号码等信息用于推送营销,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个人信息泄露,诈骗电话、骚扰信息屡禁不止,以至会危害当事人的财富和人身保险。“徐玉玉案”就是一个让人痛心的典型案例。2016年8月,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考录取重生徐玉玉听信立功嫌疑人发放助学金的谎言,身上9900元被骗走。案发后,徐玉玉因忧伤、焦虑等不良肉体和心理要素的冲击,突发心源性休克,最终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徐玉玉案”一审现场。图自网络。 “徐玉玉案”之后,全国上下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电信诈骗等立功行为采取严打态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立功存在违法成本低,查案耗时多、举证难等特性,黑产从业者依旧存在,且作案伎俩把戏创新、层出不穷。今年初,南都记者就报道过一同呈现黑产新特性的已破获案件:50余万条重生婴儿及预产信息泄露,招致父母生完孩子不久就接到母婴拍照采购电话,生活不堪其扰。 虚拟号已引入多行业、多场景 为维护个人信息不再泄露,各种躲藏用户真实个人信息的保险防护技术应运而生。好比部分快递企业曾经落地运用的“隐私面单”,网约车平台、外卖平台提供的虚拟号效劳等。其中,虚拟号效劳其实呈现已久,目前展开得较为成熟。 所谓虚拟号,就是与用户实体手机号存在逐一映射关系的虚拟通讯号码,用户可经过虚拟号效劳平台认证申请取得。虚拟号与实体手机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能依据用户的意愿和需求,设置有效期限。 目前,虚拟号在很多场景中都有运用。好比,外卖平台饿了么推出的“95013”虚拟号效劳中,用一串“95013”开头的电话替代真实号码,用户和外卖小哥可经过虚拟号联络。经过躲藏用户的真实号码,降低用户信息泄露、倒卖、歹意来电骚扰等风险。值得留意的是,虚拟号将在订单完成1小时后失效,这样一来虚拟号和用户就失去逐一对应关系,外卖小哥无法再经过虚拟号与用户联络。 外卖单上的虚拟号。图自网络。 在快递行业中,一些地域的EMS也于去年试水虚拟号效劳。快递信息在生成时,就曾经将暂时性的虚拟电话与客户的真实电话中止绑定,出往常面单上的,要么是一个二维码,要么是一串以“95013”“400”开头的虚拟号。快递员在致电收件人时,经过手机中的APP扫描二维码即可拨通电话。在信号不好或手持设备提高率不高的地域,手动输入虚拟号也可完成跳转。 此外,多家银行也从虚拟号着手,提升效劳质量,改善客户体验。一些银行在寄送信誉卡时推出虚拟号功用,信件上不再显现客户真实的手机号码。快递公司投件时,经过拨打虚拟号就可联络到客户。 银行寄送信誉卡信件上的虚拟号。图自网络。 虚拟号可随时停用、启用、删除 随着人们对个人信息维护越来越看重,选择运用小号等虚拟号的人日益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端运用虚拟号效劳,维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有专家表示,虚拟号之所以能起到维护手机号的作用,在于虚拟号的暂时性、灵活性和虚拟性等特性。 据了解,虚拟性是指,虚拟号只是对应于真实号码的一个虚拟值;暂时性是指虚拟号的寿命可长可短;灵活性是指虚拟号能够随时申请、启用、删除。普通而言,虚拟号运营者会制定保险分别机制,用户真实号码与其他信息分别保存,分开原有部署环境信息即作废。 专家倡议,触及敏感信息的行业,今后可更多地思索提供虚拟号效劳。在一些暂时运用联络信息的场所,用户留下虚拟号,完成买卖或操作后再将其删除,好比挪车时留下一个虚拟号,挪完车或不再需求腾车时,删除该虚拟号。关于亲人、朋友或者需求长期联络的客户,能够留下真实号码,经过分辨运用虚拟号和真实号码,有效地保障真实手机号不被泄露。 近年来,挪车电话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一大源头。图自网络。 文/尤一炜 冯群星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