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 激战托克逊,合取吐鲁番 张一湖 左宗棠照片 激战托克逊 (一)白杨河兵分两路 托克逊位于达坂之南,距达坂一百六七十里路途,大军行进,需求一天以上时间。为了避免敌人探知我军行动,刘锦棠率部于三月十一日晚上从达坂悄然启程,第二天早上,大军抵达白杨河。在这里,刘锦棠将所部分作两路: 一路由罗长祜、谭拔萃、章洪胜、席大成、陶生林、谭和义、汤仁和等率马步六营,分别由东南两个方向挺进吐鲁番,与徐占彪、孙金彪两部会攻吐鲁番城; 一路由刘锦棠自己带领谭上连、黄万鹏、张沛、李隆宝、戴宏胜、陈广发、贺长发、董福祥等马步十四营,朝着西南方向行进,直捣托克逊。 罗长祜等领兵而去,刘锦棠则领兵直趋托克逊。 (二)海古拉提早溜走 托克逊是南八城的门户,关系到阿古柏集团的存亡。阿古柏不惜血本布防托克逊,役使战士和当地回众在由达坂通往托克逊的隘口建筑了两座巩固的新城,修建了防御工事,布置了大炮等火力,并布置重兵布防。上年官军入疆后,阿古柏即亲身布防、驻守托克逊,准备与官军决死一战,以挫败官军收复南疆的战略企图,保住他的“洪福汗国”。后来,由于玛纳斯战役使官军错失了于大雪封山前下兵南疆的机遇,因而也给了阿古柏苟延残喘的时间。年后,阿古柏将托克逊托付给他最信任的儿子海古拉,自己则回驻喀喇沙尔,由于他也担忧俄罗斯军队会从伊犁翻越冰岭,在身后捅他一刀。白彦虎被置于托克逊,辅佐海古拉防卫。 据战后统计,托克逊城驻军达二万数千名,其中安集延人达两三千名,其他为阿古柏从南疆各城裹挟而来的回众。应当说,托克逊城的敌军数量与军事实力,远远超越了官军入疆以来所阅历过的任何一次战役,也超越了官军尔后阅历的一切战役。托克逊战役,是官军收复新疆过程中遭遇敌军最多的一次,假如敌我之间展开正常攻守的话,官军不见得能够轻而易举地得手。 但是,达坂城一战,曾经吓破了阿古柏和海古拉等的贼胆!海古拉不等刘锦棠大军到来,早已制定好了逃窜的计划。当侦知刘锦棠所部正向托克逊开进的音讯时,海古拉便毫不犹疑地带领护卫部队,携带辎重、大炮、洋枪等,偷偷分开了托克逊城,向西逃窜。当然,说到逃窜,肯定有白彦虎这个“惯逃”的份儿。白彦虎在逃走前,乘乱又裹挟了大批当地回民,抢掠了大量粮食、物资。 海古拉一走,敌军失去了“主心骨”,军心涣散,战役力自然遭到严重削弱,可谓未战先败。 (三)托克逊杀声震天 自白杨河行进九十里,刘锦棠来到一处小草湖。这时,忽然有来自托克逊的维吾尔人前来向官军报信说,达坂城一战,把托克逊的敌人吓破了胆。往常,托克逊的安集延和白彦虎等的军队,正在仓促准备撤离,白彦虎等正趁着撤离前的紊乱裹挟、抢掠民众。维吾尔人哭求官军疾速进击,挽救回民,并说,在达坂战后被放回来的回兵喽罗向当地回民传达了官军的政策,当地回民对官军不再畏惧、狐疑,只等着官军快快到来。此时正值午刻,刘锦棠传令全军赶快吃饭,饭后马队即发,步队继之,直扑托克逊城。 午后晡时(下午三、四点钟),一场大战在托克逊城外拉开序幕。 官军提督黄万鹏等率所部先行,率先来到距离托克逊城十余里处,远远看见前方火光四起,隐隐传来枪炮声。黄万鹏判别这是贼军趁着撤离之前在抢掠、裹挟、屠戮当地回民,于是命令部队加快速度行进,准备投入战役。 黄万鹏等正在快速行进之中,忽然,潜伏在大路旁边庄子里的敌军蜂拥而出,竟将黄万鹏所部包抄了!一场激战就此展开。黄万鹏等当然面无惧色,奋勇冲杀。贼军数量占优,早有准备,咬住黄万鹏部不肯松口,双方堕入酣战。 一会儿,官军大部队赶来。刘锦棠见战役曾经打响,当行将部队分红三路,谭上连等为左路,董福祥等为右路,刘锦棠自居中路,一齐驱进,杀声震天。贼军一看黑漆漆的官军大部队赶到,立时吓得没了主张,纷繁逃散,城内的敌军仓促放火熄灭粮食、火药,弃城出逃。 想逃,也没那么容易。官军大部队直扑向前,黄万鹏部又从敌阵内杀出。仇人相见,格外眼红,官军将逃敌一团团围住,纵情砍杀。托克逊城外,尸横遍地,尸横遍野,敌军死伤累累,鬼哭狼嚎。这一场大战,从十二日下午开端,不时杀到夜里,又从夜里不时杀到次日天明。天明之后,一支一千多人的安集延骑兵,企图夺路而逃,刘锦棠立刻派谭上连、董福祥率部追杀,贼军跑得慢的,纷繁落马,剩下一部分跑得快的,落荒而去。 两万多名回民(士兵)一齐跪在刘锦棠马前哀求投诚。刘锦棠接受了他们的投诚,命令他们交出武器、战马,听候安置。 光绪三年三月十三日,一场淋漓尽致的大战画上了句号。 托克逊战役共杀死敌军二千余名,生擒百余名,攫取战马数百匹,缴获枪械二千数百件,受降二万余人,可谓战果辉煌,大获全胜。而官军将领员弁阵亡三十九名,受伤五十三名。又是以极端微小的代价,攫取了庞大的胜利。这充沛证明了刘锦棠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反映了老湘军的刚强战役力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刘锦棠于光绪三年三月初一日南下,初三日打响达坂城战役,十三日收复托克逊。达坂城战役以奇、以绝,托克逊战役以利、以狠,两战之后,消灭夷逆,收复南八城,曾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战后,左宗棠给刘锦棠的评价是: 出奇决胜,每战身先,方略优娴,机宜尤协。(《左宗棠全集·奏稿·攻克达坂城及托克逊坚巢会克吐鲁番满汉两城细致情形请奖恤出力阵亡各员弁折》) 同时,左宗棠以为,达坂、托克逊的胜利,关键在于达坂之战的“擒斩无遗”,亦即在于达坂之战的一个“绝”字。 合取吐鲁番 (一)一鼓作气,猛攻七克腾木 遵照左宗棠的部署和刘锦棠的商定,官军从东、西两路挺进,会攻吐鲁番。东路即张曜嵩武军和徐占彪蜀军。张曜驻哈密,哈密距吐鲁番千余里,战时不能及时赶到。所以,张曜提早派嵩武军分统、记名提督孙金彪带领嵩武五营进驻盐池(也为肃清后路、维护运路需求),等战事发起,即与徐占彪会合南进。张曜则率部自哈密启程,参与收复南疆的战役。 光绪三年三月初一日,徐占彪从巴里坤与古城之间的穆家地沟动身,与孙金彪在盐池会师。徐占彪、孙金彪二彪商议,首先采取长途偷袭的战术,攫取吐鲁番的门户七克腾木。七克腾木是敌军设置的一个军事碉堡,盐池至七克腾木,中距离着宽广的戈壁,行进艰难,因而敌军防备也就涣散。徐占彪打仗从不客气。三月初五日,他派遣麾下提督何玉超、宋贤声、总兵黄祖福带领马步三营,穿行戈壁。三月初六日夜,何玉超等悄然抵近距离七克腾木二十里的张家卡敌军阵地。此时,敌军做梦也没想到官军曾经来到自己的鼻子底下了,自然是毫无防备。何玉超等见状,选择数十名勇士,偷偷爬上敌垒,敌人仍毫无察觉。在无边沉寂的夜幕中,猛然,张家卡贼垒内外同时响起了官军震耳的号鼓!敌军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官军趁乱翻开寨门,一拥而入,将张家卡一举攫取。残敌仓皇奔逃,官军马队早在外面候着,一见敌军逃出,便呼号截杀,贼军纷繁倒下,得了命的,四下逃窜而去。 初七日,何玉超等乘胜来到七克腾木,对七克腾木发起进攻。七克腾木敌军一看官军人数未几,便倚靠巩固城防工事,困兽犹斗。 初八日,徐占彪率蜀军后队赶到。他首先巡视战场,了解敌军配置,剖析地形,决议将部队散布成三路,向七克腾木发起攻击。敌军被围,拼死抵御,战役十分猛烈。正在这时,孙金彪率部赶到,于是,三路进攻改为四路猛扑。官军枪炮齐发,喊杀连天,气势如虹,贼军何曾见过这种阵势?一时间都被吓懵了,脑袋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跑!于是贼军翻开城门,蜂拥逃出。敌军中一员红衣喽罗,十分凶悍,领着一群贼兵,向官军阵地猛冲。徐占彪当即指挥炮手,照着这个喽罗就是一炮!乖乖,应声而倒!贼众愈加胆丧,拼死奔逃,逃得慢的,或丧命,或被俘;剩下的向着辟展(鄯善)方向狂奔,枪械、财物丢弃一地。 逃敌狂奔辟展,倒像是给徐占彪、孙金彪领路。徐占彪、孙金彪率部紧追逃敌,顺势发起对辟展的进攻。三月初九日,官军追逃至辟展城下,辟展城守敌又闻风丧胆,徐占彪、孙金彪追得兴起,于是再接再励,一路追杀,又消灭敌军三百余名,生擒三十余名,缴获枪械、骡马、物资无算。 辟展位于吐鲁番东部,处于吐鲁番与哈密之间,从哈密进攻吐鲁番,辟展就是吐鲁番的屏障。二彪收复辟展后,下一个进军目的就是吐鲁番了。 南进第一阶段,官军分东、西两路。东路即刘锦棠老湘军,西路则张曜嵩武军和徐占彪蜀军。东路以达坂城一场淋漓尽致的大胜仗翻开南征局面,奠定全打败局;西路则以七克腾木一场硬仗,扯开了敌军的防线,打出了官军的威风,打压了敌军的士气,为整个西线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二彪分道,扫清吐城外围 吐鲁番本是原车师国的后王庭,是新疆东部最大的城市,向北可连通北疆,向南可控制南八城。左宗棠称:“得此(指吐鲁番——作者注)则南疆全局已在控制矣。(《左宗棠全集·书信·1379.答张朗斋》)” 吐鲁番有满城和汉城。阿古柏第二子海古拉又在满城里修建了自己的“王城”,范围庞大,华美堂皇。这阐明阿古柏是要将吐鲁番建成他的所谓“洪福汗国”的一个“副都”,让他最喜欢的儿子海古拉在此称王称霸,镇守北疆、控制南疆,并向东、北两个方向进行防御。因而,阿古柏、海古拉都十分注重吐鲁番,对吐鲁番进行了紧密的军事布防,并依托天文形势,在其外围设置了多处重要的军事碉堡,以阻滞官军的进攻。辟展丧失后,吐鲁番守敌疾速将从辟展逃回的部队派往各外围碉堡,增强防御,并计划在官军进攻上述碉堡时,以驻吐鲁番全军前出,与官军决战。 针对吐鲁番外围敌军防御状况,徐占彪、孙金彪经过会商,决议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徐占彪由左,孙金彪由右,分道进击,首先扫清吐鲁番外围敌军碉堡。 三月十二日,徐占彪率部来到有敌军驻防的鲁克沁城。守敌见官军到来,亦即列队迎战。徐占彪打仗第一个不怕死(曾多次身负重伤),坚城高垒,他都要浴血攻克,眼前这股敌军竟敢列队迎战?!不由分说,不打二话,即刻指挥马队冲杀过去!官军马队夹势而来,个个像离弦之箭,不等敌军醒过神来,曾经冲到了敌军阵前,举枪射击,挥刀砍杀,凶神恶煞。敌军被迫纷繁后退,阵脚动摇,徐占彪战刀一举,步队呼号而前,猛扑敌阵。敌军抵挡不住,全线溃败,掉头就跑。原来敌军列队迎战也不失为聪明之举,由于这样开出城外,逃窜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假如龟缩城内,那说不好就只需死路一条。 再说孙金彪。孙金彪与徐占彪分手,率部西行,当天来到敌军驻防的连木沁台。连木沁台的敌军一见到官军,也来了个不由分说、不打二话,拔腿就跑。孙金彪进占连木沁城,一面派兵追剿,一面安抚庶民。连木沁城是敌军修建的一座新城,城内有大量维吾尔人。官军进城后,维吾尔人全都来至孙占彪马前,跪地求抚。孙占彪逐一给予安慰,并将从敌军手里缴获的牛马等分发给维吾尔人,令其复业。孙占彪又令张贴告示,宣布皇恩,宣示政策,令民众安居复业。与此同时,孙占彪所部官军奋勇追杀,斩杀、俘获逃敌数十名。官军前锋在逃敌带领下,再接再励,径直驰抵敌军重点布防的胜金台。 阿古柏特地在胜金台建筑了一座土城,阻挠官军的去路,并派安集延喽罗督率数百名贼军防卫,加上从连木沁城逃回的人马,贼军颇觉势厚,决意与官军一战。眼看官军到来,守军即一齐开出城外迎战。孙金彪看了敌人的阵势,作出决策。他一面命令步队向敌军应战,吸收敌人留意力;一面命令马队绕道敌军背地,从敌军背地发起冲击。马步前后夹攻,立行将敌军阵势瓦解,敌阵顿时大乱。官军将士冲锋陷阵,枪击砍杀,敌军死伤累累,有数十名敌军被生俘,其中有安集延人二十三名。 一日之内,徐占彪、孙金彪两部在分别打败当前之敌后,在哈拉和卓城左近会合。哈拉和卓城敌军猛见官军到来,仓皇弃城逃走,官军奋起追杀,斩获甚多。 二彪分进合击,一天之内扫清了吐鲁番外围敌军碉堡。吐鲁番城曾经完整裸露在官军的面前。此刻,徐占彪、孙金彪和官军全体将士,士气昂扬,心情迫切,就等着直扑吐鲁番城,痛歼守敌,树立勋绩。 (三)三军会同,轻取满汉两城 三月十三日,天还未亮,徐占彪、孙金彪即拔队而起,分开哈拉和卓城,向着吐鲁番城疾进。两军进至吐鲁番城外十里处,遇上敌军关卡,守卡敌军列阵抗拒。徐占彪、孙金彪一左一右发起凌厉攻势,将敌军冲散,并顺势冲到吐鲁番城边。此时,刘锦棠派出的罗长祜一军也已赶到,三支大军冲进吐鲁番满汉两城,立行将其占领。 驻守吐鲁番的“叛回”喽罗马人得没有跟随海古拉、白彦虎等逃走,而是选择向官军投诚。罗长祜等接受了他的投诚。 一万多回民向官军跪地求抚。罗长祜等遵照左宗棠的叮嘱,尽心安置民众,使回民如婴孩回归母亲怀抱。 关于收复吐鲁番之战,孙金彪、徐占彪的汇报与罗长祜这边的汇报略有不同。 孙金彪、徐占彪的汇报时:孙、徐两军在距离吐鲁番城十里处遭遇劲敌,发作激战,然后进至城边,又与敌军发作激战,战役正酣的时分,正好罗长祜军及时赶到,敌军全线溃败,于是三军一同将城池攫取。但是,罗长祜汇报的状况却说,他们先于徐占彪、孙金彪两军赶到吐鲁番城,他们赶到时,敌军曾经逃走了,吐鲁番只剩一座空城。随后,徐占彪、孙金彪赶到,三军一同将吐鲁番城占领。 左宗棠看过两边的战报,以为:罗长祜所言吐鲁番为空城及罗长祜、谭拔萃一军等先于徐、孙赶到吐鲁番,是可信的。徐占彪、孙金彪略有虚报战果的嫌疑,而且其所报毙贼数目也含糊其辞,没有精确的数字。但是,他以为,徐、孙二军,在三月初一日动身,长驱七百余里,一路攻克七克腾木、辟展、胜金台等隘口、城池,消灭大量敌军,于三月十三日赶到吐鲁番,已属难能可贵。另外,达坂战役于三月七日终了,音讯传到吐鲁番,应该需求三四天的时间(罗长祜军从白杨河动身急行军一昼夜才赶到吐鲁番,所以,达坂至吐鲁番,正常行程应在三天以上),敌军依据达坂战役全军消灭的音讯作出逃窜决议也需求一两日,所以,当孙、徐赶到吐鲁番时,该城应该是有敌军的。孙、徐从东面挺进吐鲁番,一路上斩关破隘,残敌一路奔逃,逃至吐鲁番的本也不少,所以,孙、徐说在吐鲁番城外与敌发作激战,也是基本合理的。据此,左宗棠将吐鲁番之战定性为:三军会同,收复吐鲁番空城。 而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报中,还是十分高度地评价了张曜、孙金彪、徐占彪等人的劳绩,特别是其英勇奋发、锐意进取的精神: 臣上年拟下兵南疆,当三路同时并进,是贼备多力分,不至为所牵缀。而张曜、徐占彪两军进取之期,当各以防所远近为先后,尤必由刘锦棠酌定师期,庶几路途适均,不至彼此划一以衍期,致贻后悔。而哈密抵吐鲁番为程千一百余里,巴、古中间取道穆家地沟通车大道,以抵吐鲁番,亦七百余里,尚不若由乌鲁木齐取道达坂城抵吐鲁番仅只四百余里之较捷也。兹张曜、徐占彪一闻刘锦棠进兵有期,即各自防所络绎奔赴。三月初五日以后,次第攻克城卡,遄赴戎机,卒能于十三日与刘锦棠别部同时会克吐鲁番满、汉两城。以战事言,似未若达坂、托克逊之神奇;而破敌之果、赴机之速,实微臣始愿所不迭也。非将士积极用命,其效不能臻此。(《左宗棠全集·奏稿·嵩武军蜀军连克城隘会同收复吐鲁番两城请奖折》四月二十五日) “破敌之果、赴机之速,实微臣愿所不迭也。”走了七百多里路,其中有行军条件极为恶劣的戈壁,还要打仗,十三天时间赶到了吐鲁番,这是很难做到的,以至出乎了左宗棠的意外。可见孙、徐,特别是徐占彪,战役作风的确十分硬朗,其军队也是锻炼有素的。 但是,有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传到了左宗棠的耳朵里,那就是徐占彪向马人得讨取洋财,且其部下在吐鲁番有抢掠民众行为。原在肃州战役时,肃州“叛回”首领马四寻求投诚,徐占彪即向马四讨取财物,招致马四投诚不成,转而殊死守城,致使构成敌我双方庞大的伤亡与代价。对此,左宗棠早已愠怒于心,事后也曾给徐占彪以劝诫。此次西征,左宗棠又屡申军令,没想到徐占彪还是积习难改,胆大妄为,破坏官军的安抚政策,左宗棠难以原谅他了。他在给刘锦棠的信里十分气愤地说到了这件事: 马人得即安集延所立甘回喽罗,见官军到即投,亦不只在孟威一处。此等事均无足深尤。惟徐提督必欲向其讨取洋财,又如肃州找马四说话普通懵懂,似此殊可仇恨。渠性厌闻正论,早拟弃置不用,故所部减汰仅剩五营,又以曾多次重伤,未便罢斥。 至行军,不外剿抚,所欲得而甘心者安夷、白逆及其死党耳,于土回自无触及之理。弟于上年拟进南路时,屡以此晓示诸军,尊处及嵩武外,蜀军亦尝谆谆及之。此次孟威及朗斋所部孙提督均能体会,独崑山有纵兵扰掠情事。现已委雷振之前往办抚绥善后等事,实则兼察蜀军耳。大军西进,崑山所部姑留吐鲁番,未来可陆续撤回。朗斋心性明敏,日有进诣,意欲立功西域,不甘留后,当令并进耳。(《左宗棠全集·书信·1386.与刘毅斋》) 左宗棠在信中严厉批判了徐占彪,并告知了自己的决议,徐占彪及所部蜀军将不再参与南征作战,暂时让其留驻吐鲁番,未来再陆续撤回内地。同时,左宗棠向吐鲁番等地派出官员,一面办理赈抚等政务,一面监察蜀军。左宗棠高度褒扬了张曜嵩武军和罗长祜、谭拔萃等部老湘军将士在吐鲁番的优秀表示。应该说,左宗棠的信,也意在勉励、警示刘锦棠,务必使前线各将领谨违约束,严肃军纪,严厉执行“王土王民”政策。 达坂、托克逊、吐鲁番的收复,标记着官军南下作战第一阶段胜利终了。 (作者张一湖:湘口文化学者,左宗棠书院院长,湘阴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