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浪潮新一代关键应用主机天梭M13在北京正式发布,浪潮执行总裁王恩东在致辞中指出:“从八路到天梭K1,再到今天的天梭M13,浪潮完成了高端业务全布局。”浪潮用15年的时间,走过了其它主机系统厂商50年中所走的路。 王恩东回顾浪潮的高端服务器攀登险峰历程时表示,浪潮做高端服务器曾饱受外界的担心、质疑和诱惑:“当浪潮决定要做的时候,外界质疑浪潮有没有能力做出来,有厂商更是摆出贴牌的诱惑;当浪潮做出来的时候,又有人担心它能不能用起来;当浪潮实现了25%的占有率的时候,有人又在质疑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今天我们用数据、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且还会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坚定不移的一条道走下去。
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首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所撰写的著作《从0到1》,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多数是需要依靠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彼得·蒂尔还大胆地指出了,要想获得甜美的收益回报,就应当去选择垄断。 有人把主机比作服务器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服务器领域战略制高点,但在高端服务器领域,彼得·蒂尔的理论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现实中的高端服务器市场,英特尔牢牢掌控了核心的处理器技术、处理器互联技术,IBM、Sun等国际公司牢牢抓紧了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技术,这些国际科技巨头采用严密的封闭政策,研发一款大型主机,动辄需要数亿美元的研发投入,高端服务器市场逐渐变成了一个只有寥寥几个参与者的寡头市场。 互联网金融的火爆,也对高端服务器提出了崭新的需求。据央行发布的支付业务统计数据,移动支付业务2015年达到138亿笔,比2014年增长200%,用户规模达到4.1亿人,同比增长20%。以金融类应用为例,创新压力,对核心系统的并发处理、数据安全以及系统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IDC数据显示,2016年Q3全球服务器市场收入下滑7%,整个市场规模约为125亿美元,其中高端系统在本季度收入同比减少25%,IDC在报告中分析指出,高端服务器销售下滑是服务器市场整体低迷的一个重要拖累。相比而言,X86服务器无论从市场体量还是从出货量趋势判断,相比高端服务器市场都会相对更乐观,为何浪潮还要逆市在用户要求苛刻、市场趋冷的高端服务器市场搏杀? 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竞争就像打仗,高端就是战场的制高点,国际企业站在制高点上,我们十分被动,想发展壮大很艰难。”实际商战,远比统计数字更曲折和艰难,据胡雷钧介绍,在服务器市场的日常竞争中,国际企业通常把中低端服务器价格压得很低,甚至比国产服务器还要低,但是高端服务器价格没有折扣,这样有效打压国产企业的同时,也能保证客观的利润。“在其他行业,依靠低价策略,可能还有机会发展壮大,但在IT领域,在服务器市场,没有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支撑的价格战肯定行不通,当浪潮做到了国产第一,很快就遇到了天花板,增长很吃力”,胡雷钧说,“突破核心技术,是发展的需求,是逼出来的。” 浪潮高端服务器征战之路曲折而漫长,从2002年“天梭工程”启动,再到2004年天梭打破TPC-H世界纪录,从2010年中国第一台关键应用主机K1研发成功,到2013年“国产主机系统产业联盟”成立,从2014年启动K迁工程,到2015年发布K-DB数据库系统,在加上天梭M13主机发布,浪潮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接近自己的目标。 但在鲜花和成绩背后,其实是无数的挫折和辛酸。据浪潮主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江豫京回忆,天梭K1前进之路是非常陡峭的,2014年在推动国产主机联盟时,参与者只有二十几位,当浪潮提出跟国外一些软件巨头在天梭K1上进行测试合作,很多都明确拒绝,另一些厂商则狮子大开口提出了数千万元的费用要求。但随着天梭K1在国内成功部署,目前天梭K1的订单已经有上百台,而天梭主机的合作厂商已经近百家,像金融等关键行业的客户对天梭主机也是越来越有信心。 在天梭M13发布会现场,中、农、工、建、交、招商、中信等银行金融机构专家,人社部、卫计委等政府机构相关负责人,及用友、南天等多家合作伙伴悉数到场,这种态度转变和支持力度增大背后,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一方面是国产主机系统逐渐成熟、健壮,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关键应用客户非常渴望在高端服务器也能看到充分的市场竞争,从而让自己真正获得选择的权利。
就在浪潮天梭M13发布前夕,也就是12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建立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在公共通信、广播电视传输等基础信息网络,能源、金融、交通、教育、科研、水利、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领域和国家机关的重要信息系统,重要互联网应用系统,从管理、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其中重点提到了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行业,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影响。但目前在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应用中,国际品牌的大机和小型机还占有优势份额。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在金融等关键应用主机领域,短时间内全盘替代国际品牌的大型服务器,不符合实际也缺乏可操作性,但具有可替代的备选国产主机,在战略选择上将更加从容和灵活。 天梭M13最大计算核心超过1000个,内存扩展空间48TB,单日可处理交易10亿量级笔数,由于采用了多层级RAS特性设计,配备了全系统故障智能诊断预警系统(SFDP),从链路信号到芯片、从固件到操作系统,M13系统均采用了冗余设计,这些设计或特性可以保证天梭M13系统提供7*24小时的业务连续性,具备大型机水平的可用性和性能,可以承担此前运行在大型机上的各类核心应用。 “高铁出行可以替代一些短途飞行,但不能说高铁就是飞机。”江豫京在谈到天梭M13系统的市场定位时,显示出科研人员的严谨和务实。严格来说,天梭M13系统虽然有很多令人耳目一些的新特性,它可以成为金融等关键应用另一种主机选择,但不意味着就已经完成了对IBM等巨头的全面超越,目前只能说浪潮在关键应用主机产品线上相对齐整,有资格进入到最高端服务器竞争中去,未来等待浪潮的仍将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险路。 现代科技与人类古老智慧,往往会产生殊途同归、交相辉映的奇妙结果。在东方哲学著作中,老子曾在在《道德经》中对世界起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绘,用通俗的话来说,这段话中的“一”,代表着太极这个充满了矛盾和统一的集合体,“二”是统指阴阳等对立双方,而“三”是泛指由于阴阳对立、竞争而催生出的其它新生力量,正是由于多种能量、力量的碰撞、交融,从而诞生出无穷尽的多样变化,从而构成了纷繁美丽的世界。 在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提出观点,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即“的重新组合”。任何产业的可续持健康发展都需要新的变量,否则再强盛的产业也都会因为固化而走向衰败。在高端服务器市场中,浪潮天梭K1虽然在10万~50万美元的中高端服务器市场获得了仅次于IBM的市场占有率,天梭M13具有了在关键应用中承担负荷的能力,但从生态力量对比上,国产主机生态还处于劣势。但浪潮天梭主机作为高端服务器产业发展的变量,它其实应该受到行业客户的珍视,并且应该获得独立的生存发展空间,因为它所带来的新生态系统,有可能会激活整个服务器领域的创新活力,这对服务器产业长期发展是有利因素。 浪潮国产主机之所以能获得逆袭成功,既有浪潮自身艰苦奋斗的主观能动因素,还包含诸如斯诺登事件等偶发因素影响,但也带有现代商业社会需要多个商品和服务供给联盟彼此制衡、现代高科技领域需要外部刺激创新的必然因素。
天梭M13系统在关键行业应用场景,具有一些技术后发优势,这是一项值得中国民众骄傲和自豪的科技突破。但我建议,媒体不要对中国企业的取得的科技成果和进展,去做过度的战略拔高。在前一段,中国量子通信取得突破之后,网上就有言论说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赢信息战争;当华为取得5G标准子集突破后,不少文章出现了所谓华为吊打高通、称霸5G时代的惊悚标题,这些报道脱离了基本新闻事实,会让海外民众和国际企业,对于相关中国企业产生不必要的争议或者误解。 我认为对于中国科技企业,当务之急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真正用心来把产品做好,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有资格在国际竞争中有妥协和交换的机会,而不是另起炉灶重新搞一套。在高端服务器领域也是如此,现在浪潮已经有产品能够承担关键应用所需,随着国产主机份额在不断扩大、国产主机生态在不断强健,高端服务器市场也会出现连锁变局。 实力,是获的平等和尊重的前提。在万物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产业都会由竞争走向竞合。从关键应用的角度来说,它需要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各个环节的共同支撑。浪潮目前拥有“天梭系列主机+UNIX+K-DB数据库+AS18000高端存储”完整产品体系,可以为各类关键业务提供统一基础架构方案和应用解决方案,浪潮关键业务计算的生态伙伴已经超过了200家,这份名单中既包括金融、交通、社保、财税、公安、广电、医疗等各个关键行业的ISV和SI,也包括IBM、SAP等国际巨头。国产主机生态势能正在累积并得以呈现,关键应用主机市场变局已然发生。 如何赢下未来的生态之战?企业应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王恩东在演讲中给出了浪潮的答案:单纯的技术创新是小创新,单纯的扩大规模是小价值,只有用技术创新来改变行业分工才是大创新、大价值,才是企业长远的发展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