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2018-5-4 10:38| 发布者: 奢侈品回收| 查看: 35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2013年上半年我在四川大凉山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2012年12月,我在中华支教网上寻找有关支教的信息,经过一番筛选和周折,最后到了四川省大凉山支教。  为什么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支教?我自 ...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2013年上半年我在四川大凉山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2012年12月,我在中华支教网上寻找有关支教的信息,经过一番筛选和周折,最后到了四川省大凉山支教。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为什么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支教?我自己也说不出个一二三。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因,而且是千差万别的原因。就我认识的支教老师当中,没有一个人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或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来的,我们都是带着个人的目的,甚至是很自私的目的来的。但当我们来了之后,我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教活动中,几乎没有缺乏责任心的支教老师。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在我来之前我就已经想好了,如果我去了,我要坚持写日记,不一定要每天都写,但要坚持写,尽量把自己在大山里的每一天都写下来。但当我开始记录自己的支教生活时,却发现日记是如此的单薄,文字是如此的乏力,我所记的,以及我能记的,往往是百不足一,甚至挂一漏万,支教生活本身远比这本小小的日记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是挂一漏万,但总比连“一”都没有的好,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彝族老乡家养的猪。


  进了大山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民族——彝族。那里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彝语的环境中,不会说汉语,或者勉强会说一点点汉语;他们也几乎听不懂汉语,只要少数孩子能听懂简单的汉语。那么交流,就成了支教的第一难题。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乃托小学


  本人是在色底乡中心校支教,生活条件远比村上的小学好得多。这里有电有水有信号,可以用电磁炉做饭,尽管会经常性的停电断信号,但已经很好了。而村小的条件更差,用电和饮水都是问题。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瓦姑小学的吃水问题解决了。但瓦姑手机信号不好,只有厨房一角的地方有着极不稳定的信号,为发一条短信,甚至要举着手机半个小时。如果是停电了,甚至要翻山越岭。乃拖小学的房舍条件最差,墙上的缝隙可以把手伸进去,属于半危房。一到大雨天,还会向房子里灌水,要多恼火有多恼火。当然,现在有改变,最少不会让雨水倒灌进房子里去。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玩乒乓球


  这里属于高山环境,海拔都在两千米以上,所以有些支教老师不适应这里的气候,一旦甘冒了,往往一个多月好不了。虽然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靠南,但因为海拔的原因,冬天非常冷,往往会连续一个多星期下雨,会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身体欠佳着,不适合来这边支教。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自己做饭


  在这里的半年支教生活,给我留下了一生都难以磨灭的精神印记——湛蓝如洗的晴空,洁白如雪的云朵,连绵不绝的群山,湍急蜿蜒的山溪,热情好客的村民,淳朴纯真的孩子,但也有迷蒙不散的山雾,电闪雷鸣的暴雨,潮湿阴冷的低温,以及对某些孩子的顽劣懵懂感到头疼,对同一个知识点反复重负后孩子孩子们依旧不得要领而感到困惑…所以,在大山里有欢声,有笑语,也有尴尬和棘手的问题。但最大的不同,这里的一哭一笑都是发自真心,这里的一言一行都是本自良知。一种纯纯的爱,一种浓浓的情,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本真,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不需要伪装。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彝族妇女的地位很低,脏累差的活都是女人干,当然现在有所改变。


  在这里,我如此的盛赞山里的支教生活,希望没有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大山里就是世外桃源。如果我的描述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给你道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让人厌烦的纷纷扰扰。大山里其实也一样。但我所表述的,都是我的真实感受。至于那些龌龊的东西,我希望我的情感和记忆都能自然过滤,不希望在自己的内心上留下不必要的污点。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交通不便,徒步前行


  其实,我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我无法确定,一旦挂到网上去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和反响。加上里面有些比较隐私的东西,我是删掉呢,还是保留?删掉,为什么要删掉?保留,会不会被人喷?我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喷”,今天看英雄联盟的视频,终于知道什么是喷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好多人喜欢无理由的谩骂。这恐怕不仅仅是个人教养的问题,恐怕也和这个社会的整体浮躁有关了。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远处的一对小人)


  我倒是不怎么怕被喷,但我怕我的同事们,乃至我们支教组织被喷。同时,鉴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公布的日记中,不会出现任何支教老师的真名实行,统一使用化名。如果他们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网上,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我要公布自己日记的事情并没有通知他们,如果要出现真实姓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想想很麻烦,而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就用化名吧,这样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星期五放假,乃托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


  里面会出现一些孩子的名字,我就不用化名了,因为他们的名字大多和户口本上的不一样,甚至会出现重名重姓的问题。而且他们的名字是音译的,想更改很随意,也就不麻烦了,直接用了。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色底乡中心校外观,看上去还是不错的,比村小好很多。


  除了名字是假的,日记里所记载的东西都是真实的,除非是我记错了,或者听错了。有些日记我可以不公布,但只要是我公布的,我个人可以保证是真实的。至于你会怀疑,那是你的权利,我无权干涉。但当你怀疑时,希望你能拿出真凭实据,或者是有理有据的逻辑判断和分析,千万不要站在道德至高点上指手画脚,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惹人烦。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孩子们在集合放学


  我是打算支教一年的,但上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家里人给我找了工作,不希望下学期再去了。但现在工作没谈成,我想继续回去支教,而家里人希望我继续找工作,现在处于拉锯谈判期。至于下半年我到底何去何从,现在还没有确定。

走进大山——大凉山支教日记

 我在给孩子们补课


  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先把现在写好的这些日记挂到网上去。你可以说我是炫耀,但我认为是分享。虽然现在支教的人越来越多,但在我认识的朋友圈里,我应该是第一个去支教的。所以说,支教还是少数人参与的公益活动,支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支教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新奇的,值得去体验一番的,不管是实地参与还是书面阅读。

原文地址:http://www.wanhu888.com/article-26478-1.htmlhttps://www.toutiao.com/a655153776578632142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 ...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