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帝大戊执政时期,大戊有一个御用车夫,叫中衍,他是赵国和秦国共同的祖先。 不要小瞧了一个赶马车的人。这种职业在当时,是高级的技术活儿。我小时在乡村,见过不少赶马车的乡亲,扬起鞭子,“哦哦,驾,吁……”,马儿便撒开四蹄“嘚嘚”前行。中衍显然不是这样的赶车人。他是稀缺的知晓御术的御手。再想想看,即便在数十年前,一个汽车司机,绝对也是稀缺的技术人员,是一种相当面子的工作,倍受人们尊崇。只不外,现代社会展开太快了。何况,中衍是帝王的车夫。 中衍肯定是一位熟习马的脾性,擅长驯马,且身体魁梧、容颜俊秀的壮汉,否则他不可能在天子跟前任职。由于帝王身边的御手,除了赶车,还有警卫的职责,非身体魁梧不可。而且,御手与帝王朝夕相处,形容猥琐,必定惹起帝王不适,非容颜俊秀不可。中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了一辈子,谨小慎微,对大戊忠心耿耿,又懂得察言观色,能讨大戊的欢心,自然是一个合格的天子近侍官员。 中衍的后代传继到商纣王时期,有两兄弟,哥哥恶来,是纣王的近臣,被周武王灭商时杀掉了。他的后代是秦。弟弟季胜,后代就是赵氏。 季胜的儿子孟增,是周成王的宠臣,得到一块封地,在今天山西吕梁市,当时叫作皋狼。这是赵国最原始的地盘。因而孟增也被称为“宅皋狼”。这种称谓似乎很奇特,其实我们往常也在用,例如我们称某个人“那位北京人”。“宅皋狼”就是“那位皋狼人”的意义,由于他家落在了皋狼这个中央。 孟增的孙子造父,是周穆王的宠臣。这个周穆王是位风流天子,特别爱旅游。旅游的交通工具只能是马。孟增不辞辛劳,在华山东侧的桃林塞找到很多良种野马,降服后献给穆王。为什么桃林塞出良马呢?由于武王灭商后,为表示自己以后永不用兵,把战马全部放生桃林塞。孟增降服的野马,都是那些优秀战马的遗种。穆王令造父驾车,载自己去神秘的西部巡游,见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西王母请穆王在瑶池喝酒。瑶池,难不成是玉石打造的池塘?美人美酒,穆王乐而忘返,直到接到远在江苏泗洪县的徐国叛乱的情报。造父驾千里马,载着穆王,日行千里,抵达徐国,疾速停息叛乱。造父再次立功,受赐赵城,今山西洪洞。从此“赵”成为造父一支的“氏”。 赵氏传续到奄父,他是周宣王的车夫。周宣王征伐戎人,堕入敌人重重包抄。奄父驾车,凭着忠实和勇气,东奔西突,居然保宣王突围,立下大功。 奄父的儿子叔带,正值周幽王执政。幽王荒淫无道,叔带为了自保,脱离周王,投靠晋国。从此赵氏成了晋国的附庸国。 从叔带开端,赵氏开端繁兴。展开到赵夙时,他曾经成为晋国的领兵大将了。晋献公时,晋国大举侵略霍国、耿国、魏国(非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赵夙为将,攻打霍国。霍国国君逃亡到齐国。战争终了后,晋国堕入旱灾。卜官说是霍国消亡,境内的太山之神无人祭奠,招致灾害。古人眼中,山水都有神,需求按时祭奠,把神灵贿赂饱了,才不降灾。晋献公命赵夙到齐国召回霍国国君,让他复国,并谨慎祭奠太山神。之后,晋献公把耿国的土地赐给赵夙,在今山西河津一带。 赵夙的孙子赵衰掌管赵氏宗族后,曾经思索依附谁的问题。他经过卜筮,得出结论:依附晋献公和诸位公子都不吉利,唯有晋公子重耳,才是自己命中的贵人。于是赵哀参与了重耳权力集团。 不久,晋国堕入夺位之争。重耳暂时处于优势,逃亡到翟国,赵衰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跟随而去。 翟国对重耳一行相当礼遇。翟国侵伐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首领的两个女儿,把小女儿许配给重耳,大的给了赵衰。赵衰与重耳变作连襟兄弟。在翟国,赵衰的儿子赵盾出生。 赵衰陪着重耳东躲西藏,吃尽了苦头,达十九年之久,一直不离不弃。及重耳回国夺了政权,赵衰理所当然成为重耳倚重之臣,做了相国。晋文公重耳能够回国夺位,之后又树立了春秋霸业,与赵衰的谋划是分不开的。赵衰有功于晋文公,受赐原邑(今河南济源),赵氏的封地又增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衰在重耳逃亡前,在晋国已有妻室,此妻是重耳的女儿。也就是说,重耳与赵衰先是翁婿关系,后又加上连襟关系,这在今日的确匪夷所思,在彼时,没甚大不了的。赵衰的元配——晋文公重耳的女儿,是一个很推让的女人,她执意要赵衰接回翟国的妻子儿子,并激烈请求立翟国妻子的儿子赵盾为嫡子,还教导自己的三个儿子都要尊重赵盾,反对他,同心同德,共建家族。 作为晋国国君的女婿、连襟、重臣,赵衰的家族继续兴隆兴隆,成为晋国最大的一派权力,为日后树立赵国奠定了基础。 赵氏从最初的中衍,经过十几代展开到赵衰,从车夫到将军再到相国,能够看出,这些赵氏的祖先,都很有才干,做事踏实,勤勤恳恳,干出了成果,关键押对了宝,跟对了人,才干使事业江河日下。假如叔带看不到晋国的强盛、赵衰看不到重耳的出路,赵氏或许早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作者:秦磊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造,未经受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送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