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算是一个沛迷了,固然没有追那些抢手款。 从大约2016年在南西专柜第一眼的冷傲,到购入第一枚沛纳海422,再到后来的“大表看着好戴着累”,并扬言再不碰沛纳海,然后又到由于酷爱计时码表购入653,继而入手424,发现“线耳的沛居然也能戴”,后续陆续买入685、992、683、720,现往常手上曾经有5块沛纳海了。应该勉强算是再普通爱表人士中的一个沛迷了。 即便是基本没有这个品牌的东西,不了解一个品牌的历史,算不上一个品牌的“迷”,那顶多算是一个审美偏好,喜欢这个作风或是设计而已。每接触一只表,都是了解其品牌历史的一次机遇。这次的机缘来自720。也是由于在2015年之后沛的热度明显回复正常,引见的文案少了一些,所以这里再罗唆一些内容,希望感兴味的表友能了解一些。 以下内容很多来自网上,很多内容遭到营销宣传稿的影响,内容与实践计时有所倾向。但是我也不想改了,哈哈哈。 ▲似乎这个更契合真实历史 众所周知,沛纳海得重要节点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于意大利海军提供水下运用腕表而逐步长大起来,最初并无制表才干,而是选择了在当时曾经发明蚝式表壳、具有明显防水性能优势的劳力士中止协作,从表壳到机芯均由劳力士代工。以至沛纳海的很多设计元素也来源于劳力士。沛纳海给劳力士当时提出的设计需求是防水、够大、易读,这与沛纳海持续至今的设计作风关系严重,这段历史渊源能够用来回答三个经典问题: 第一,沛纳海为何运用枕型表壳且表径庞大?劳力士当时的蚝式表壳样式多为小表经设计,不契合沛纳海提出的“够大”的请求,因而劳力士选择了自己当时消费的蚝式怀表作为设计基础,尺寸就是47mm(这也是为何很多沛迷觉得47mm才是经典尺寸的缘由)、壳型就是枕型;而为了把怀表戴在手上,就增加了两条弯曲的金属环,用于运用表带。这就成为了沛纳海第一枚腕表2533的原型表壳设计。 ▲劳力士早期枕型表壳腕表 ▲劳力士蚝式防水枕型表壳怀表 第二,沛纳海为何运用三明治表盘结构、大型数字与棒形刻度?这就是都来源于“易读”的请求。一是要有夜光。这就是沛纳海的严重发明专利——RADIOMIR镭夜光涂料。但在当时夜光资料需求手涂,很难涂抹平均,且夜光涂料厚度不够,亮度不强,而三明治表盘在底层表盘上涂好夜光资料后,然后再掩盖一层有机玻璃维护夜光涂料,然后再掩盖一层刻度镂空的表盘,就圆满的处置的了这一问题,这就是三明治结构的由来(沛纳海官方称这种三明治结构最早应用于1936年,也就是说沛纳海首枚军表运用的是雕琢刻度然后填充夜光涂料的方式;三明治表盘后经改构成为两层表盘,中间的玻璃版被取消,也就是往常的样子)。二是刻度要大,而且只需大就够了,并不需求细小的分与秒刻度,也不需求秒针,这是由于在当时的军用水下环境里,光线昏暗,时间的精确性不需求精确到秒,大致能够判别几时几分就能够了。 第三,沛纳海为何运用剑型指针,比较经典的运用了蓝钢针和金针?据我推测,这种剑型指针是劳力士辅佐设计的,也是为了“易读”,并在最初的样表2533以及后来的量产3646中均运用了蓝钢指针,而到了1938年金针才开端运用。 ▲2533原型,这是从网上查到的 ▲2533的劳力士机芯 就这样,劳力士提供了属于沛纳海的第一枚腕表——2533,并得到了意大利水军的认可。依据当时劳力士给出的收据看,1936年2533一共卖给沛纳海19枚,而且让我十分疑惑的是网上查询首枚2533样表采用了棒形与圆点分离的时辰样式,这种被称为S.L.C.神秘表盘的设计,沛纳海官方宣传曾经无据可查,所以“神秘”。神秘的另一个缘由,是这种盘面的确没怎样运用,为意大利海军量产的型号3646,曾经运用数字与棒形分离的刻度了,以至还包含了部分“加州面”的样式。至于缘由,没有查到。有意义的是,劳力士可能为了不糜费这种设计,简直同步推出了劳力士版原形似腕表,以至型号也运用了2533:同样的表壳、线耳、指针、钻石把头,只是增加了小秒针,以及表盘运用了劳力士自己的设计,大型数字时标使得军表作风依然明显。 ▲劳力士47mm2533腕表,带有小秒针 另外提一下,1936年沛纳海还有一枚加州面的特殊腕表,它配备了12边形金属平面外圈,并镌刻“OFFICINE PANERAI BREVETTATO”字样。感兴味的表友能够看我那篇685的帖子。 ▲1936年推出的特别腕表,或只是样表 说到这里,终于能够扯出来720了。由于3646就是它的原型。数字刻度的3646正面没有品牌logo,经过比较忠实的复刻,那就是SE限量1000的721,与721同时推出的正是SE限量500的720。720看上去像是2533与其量产版本3646的分离版本,有了RADIOMIR PANERAI的logo。不得不说,721才是忠于原型3646的复刻。但是我还是选择了720,个人偏好吧,更少的限量数量,盘面更丰厚一点。 ▲原型表3646 ▲两者区别在于logo 历史就说到这里吧,这只是一个品牌历史的一角,得一机缘,追溯一二,也不见得都对。 目前还是经常听到“沛纳海长得都一样”、“十沛九假一傻”这两种说法。后者源于我们广东地域的仿表技术。不外话说出来,从模仿的角度来说,普通制表的门槛自身就没那么高,表壳、资料、表盘,以至的机芯,想模仿都能够完成,区别更多来自成本,由于成本的限制,加工设备只能选择XX,精密化水平只能完成XX,资料只能选择XX,机芯打磨只能XX而已。再说前种说法,这个的确,假如不认真研讨,看着的确都相似,所以普通消费者觉得美观估量买一两只就能够了,而“沛迷”就不能满足了,所以我买了几只“简直一样”的沛纳海。 ▲三只RADIOMIR 写累了。不继续了。假如有写的错误,欢送指正。查查资料写点文字,只是我的玩表喜好之一。 腕表之家官方微信群 欢送参与,请发邮件至:wx@xbiao.com 标注:地域、称谓、职业、具有表款、微信号。审核胜利后会有我们工作人员拉您进官方群。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