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和区积极探求“康养+”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与人文资源,鼎力展开文旅、农旅融合产业,一批特征乡村民宿应运而生,经系列升级改造,村民房变客房,村庄变景点,不只带动和盘活乡村资源,为乡村复兴带来新的展开机遇,也让乡村经济走上“快车道”。 不同于饭店旅馆的市井喧嚣,也没有高档酒店的高调华美,民宿虽小,却能让人体验到当地的人文风情。 寄居乡愁,能够 栖迟 白墙灰瓦的栖迟居,在青山绿树的映托下,显得特别素雅,走进院落,卵石铺就的路面,通向古风犹存的客房。民宿背靠群山,环境清幽,特别是雨过天晴的时分,云山雾绕,美得像一幅山水画。 石磊/摄 石磊/摄 除去漂亮的寓居环境,热情好客的老板还为住客们准备了一系列当地特征美食:土鸡汤锅、跑山羊烤肉、生态杂锅菜……让游客们真正“游”在当地,“食”在当地。 石磊/摄 民宿不远处,便是平地镇农贸市场。只需求5分钟的车程,游客们便能够自驾到街上置办当地特征农产品,板栗、核桃、杨梅、车厘子等价钱优惠,质量优秀。 石磊/摄 据担任人引见,栖迟旅游度假区是分离当地地域优势和乡村复兴政策打造的一个以“现代农业园+康养民宿+林业科普、教育研学基地”为一体的度假中心,于2019年正式开工树立,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树立面积约300亩,包含住宿餐饮、农耕体验、户外拓展、水果示范种植科教等功用区域,可接待50余人住宿,200余人餐饮。 石磊/摄 藏在山中云雾间的“安栖之所” 隐山岚 位于平地镇迤沙拉古村落的另一间民宿——隐山岚,已被幽幽山间云海洗礼了近三年时间,正用一份悠然沉静的姿势为游客们提供着一个“安栖之所”。 隐山岚民宿的入口处,便是一个小型的花海,白色轻幔随风舞动,小雏菊也随之摇曳。 客栈主人随形就势,在浓浓树萌下设置了凉亭战争台,供游客品茶或纳凉小坐,沟涧两边绿树葱笼,把沟涧遮挡得不透阳光,构成凉意袭人的纳凉胜地,一旁便是客栈主人自己种植的菜园,除了提供优质自然地时鲜蔬菜,还可供游客采摘游玩,体验一把农耕生活的乐趣。 这里还是仁和区图书馆分馆之一,贮存了相当数量的各种图书,配置有温馨俗气的读书吧,在这里品一壶清茗,和三五好友聊聊书籍,怎一个“惬意”了得。 ◆ ◆ ◆ ◆ ◆ 民宿内精致文雅,民宿外面同样精彩。 你能够步行到观景台,单独静坐,看余晖映照下的村庄,鸡犬声相闻;你能够散步在玻璃栈道,看金沙江大峡谷,看苴却石矿山之险竣;你还能够走进左近加工苴却砚的农家,看一块块粗糙的原石,如何在工匠的手中一步一步变成精巧的砚台,远销海内外。 石磊/摄 隐山岚的主人卢越,早年在攀枝花长大,后来到深圳工作,酷爱生活,酷爱旅游,足迹遍布全球四十多个国度。三年前她让自己的理想生活落地,于是便有了隐山岚。 民宿于2018年开工树立,2019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往常每逢节假日,市民朋友们争先前来打卡游玩,隐山岚俨然曾经成为了藏在宁静山间的“网红打卡地”。 彝族风情民宿 纳楼 从民宿二楼望进来,近处是红墙青瓦的村房,远处有缓缓转动的白色大风车,随手一拍皆是景色大片。民宿内彝家特征的装饰随处可见,房梁上挂满了金黄的苞谷和火红的辣椒,餐桌上铺上了彝绣桌布,院子中央,白色碎石子铺成了条条小道,踩上去咯吱作响,小桥、假山、鸟鸣与年轻彝族女孩的银铃笑声融为一体。 杨永/摄 杨永/摄 走出纳楼,迤沙拉古村内也是个能够游玩的好中央,该村具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共同的红墙青瓦有着“不一样色达”之说。 在迤沙拉村村史馆内,可从一个个“老物件”中跟随俚濮文化的悠远记忆;在大树下听老人们演奏谈经古乐,品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与江南水乡的小调神韵;姊妹节期间,还能够和当地村民一同参与打糍粑活动,亲身手打赋予了不同的祝福寓意农家糍粑。 杨永/摄 杨永/摄 随着乡村复兴的逐步推进,迤沙拉村展开得越来越好,外出创业和打工的人有一半陆续回到家乡,他们有的回村创业,有的回村务农,纳茂楼就是其中之一。 纳楼担任人 纳茂楼: 我今年60多岁了,在外面打了几十年工,老了就想回到家乡待着,往常我们迤沙拉越来越美,展开越来越好,我也想出一份力,我们正在这里一边生活,一边运营,在享用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为家乡的旅游展开贡献一份力气。 杨永/摄 纳楼投资350万,村集体入股50万,去年6月开工树立,今年9月下旬正式开业,整间客栈以“纳家包谷子”为主题,共设有8个标间,8个单间,还可接待250人同时就餐。客栈内部还设有展示当地特征彝族绣品、农特小商品等物件的展厅,这些特征产品埋藏着迤沙拉数百年历史沉淀出的精致与生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出了“迤沙拉”。 杨永/摄 自2011年起,迤沙拉村被归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新村”试点村中止打造,让迤沙拉村搭上了经济展开的快车,基础设备、环境美化、民宿民居树立,让这座具有深沉文化底蕴、良好生态环境的历史文化名村注入了新生机。 今年,仁和区聚焦“颐养谷”定位,在壮大效劳业、促进农文旅融合上展示新作为,积极培育“康养+”特征产业。着力打造“遇见仁和阳光生态乡村游环线”,不时发掘自然风光、民俗特征、历史文化资源,做响遇见花开、遇见星空、遇见乡愁、遇见阳光文旅融合品牌,不时拓展生态经济新业态、新场景。 李永忠/摄 平地镇作为乡村游环线上的重要一站,在刚刚终了的国庆假期,也迎来了他们的“农文旅歉收”。据了解,国庆假期间,迤沙拉日均游客抵达4000人左右,既为市民假期消遣游玩提供了一大好去处,也为当地大众带来了新的消费生机,助推乡村复兴在这里“落地生花”。 在星空下沉睡 在清风中醒来 伸个懒腰,嗅着扑鼻的早餐 在仁和 与这些“小美好”相遇 享用最暖和斑斓的甜美时光 快来解锁属于你的 2021新旅游打卡地吧! 大家都在看 《火红年华》剧组作客央视,讲述有关攀枝花那场无怨无悔的奔赴 全市换届习尚督查督导组来仁和区督查换届习尚监视工作 混撒拉村结出“星星果” 等候与您美丽邂逅 记者:王小月 编辑:彭开欣 何文沛 杜茜 审稿:张丹 批判、爆料、指正、投稿…… 联络微信:joiy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