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下列各选项当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吝惜) 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 (荫蔽,躲藏) C.不爱珍注重宝肥饶之地,致使天下之士。《过秦论》(倾慕、观赏) 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维护) 2.【安】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 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 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用)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闲适 3.【被】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动词,掩盖,蒙上)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 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柳毅传》(动词,同“披” ) 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闻状》(表被动) 4.【倍】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与“事半功倍”中的“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背离 ) B.较秦之所得,与打败而得者,其实百倍。《鸿门宴》(一倍)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愈加,倍加) 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随同。) 5.【本】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基本。《谏太宗十思疏》(名词,基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副词,原本) D.本自无经验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原本。) 6.【鄙】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疆。) B.猥琐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凡、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缺乏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 7.【兵】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武器) B.风声鹤唳。(名词,武器) C.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8.【病】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飞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名词,病情)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9.【察】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争》(动词,详审、细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动词,察举,调查后予以引荐。) C.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动词,察看,认真看。)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句)(分明、明晰) 10.【朝】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 B.朝闻道,夕死可也。(名词,早晨,读zhāo) C.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官,终五日,《管子》(前一个:初期)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王朝,朝代) 11.【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 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居然,乃) C臣侍汤药,不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 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居然) 12.【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 B此诚危殆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副词,的确、的确、真实) 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曾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定,假如,果真) 13.【得】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得到,取得) B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希望) C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并序)》(完成,胜利) D此言得之。《六国论》(适合、得当) E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副词,必须,应该) 14.【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外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名词,道义,道理) 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 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名词,方式,措施,技艺)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名词,学问,涵养)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名词,习尚) 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动词,说,讲) 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名词,小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15.【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阻挠,挡住) B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应当,应该)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阻挠,扼守)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数量相当) 16.【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疑惑) B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风险) C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表推测,大约)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可能,会) 17.【从】下列各项中的“从”与例句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例:惑而不从师 A张良是时从沛公《师说》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史记·项羽本纪》 C樊哙从良坐。《史记·项羽本纪》 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E唯命是从(服从,采用) 18.【辞】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解雇) B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计较) C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言辞;文辞) D往常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告辞,告别) 19.【除】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授予官职)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修整) D除暴安良(规避) 20.【乘】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乘彼垝垣。《诗经·氓》(升,登)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驾,乘坐) C因利乘便,分割天下,团结山河。《过秦论》(骑,驾着)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量词,辆) 21.【度】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初生时的气度)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限制)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量,推测,思索) D.众里寻他千百度。《青玉案·元夕》(渡过) 22.【非】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十分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特别)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十分,不普通) C.才干不迭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过秦论》(无,没有) D.备他盗之出入与十分也《鸿门宴》(不同寻常) 23.【复】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恢复)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又,再) C.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同“福”,福气) D.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回环) 24.【负】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背,背着) B.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违犯,背弃)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遭受) D.困兽犹斗(孤负) 25.【盖】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枝枝相掩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盖子) 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胜过,超越) 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原来) 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原本,原来) 26.【故】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缘由,缘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事情,事故) C.此物故非西产。《促织》(原本,原来) D.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尚,还,依旧) 27.【顾】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顾念,关怀)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只是,不外) 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顾及,思索)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探望,访问) 28.【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基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定,加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一定,一定) 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顽固,顽固) 29.【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 B.吾妻归宁。《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 C.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返回,回到) 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 30.【国】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国度)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国度)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隆中对》(国度) D.国泰民安(国度) 31.【过】 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差错,错误) B.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超越,过火) C.《过故人庄》(经过,经过) D.一日,大母过余曰 《项脊轩志》 (到,来到) 32.【何】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什么) B.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怎样) C.问:“何以战” 《曹刿论争》 (为什么) D.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怎样) 33.【恨】选出和“死不瞑目”的“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长日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B.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C.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孔雀东南飞》 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34.【胡】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难》 (为什么) B.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诗经·伐檀》 (怎样)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D.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辞》 (为什么) 35.【患】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患得患失 (担忧,忧虑)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忧患,祸害)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忌讳) D.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生病) 36.【或】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有的人,有人) 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或许) C.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有时) D.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有时) 37.【疾】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 (病,生病)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 (“快”,引申为“强,猛烈”) C.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 《孙膑》 (通“嫉”,妒忌) D.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梁惠王下》(弊病,缺陷) 38.【及】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触及,延及)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 C.怀王悔,追张仪,不迭 《屈原列传》(赶上,追上) D.微夫人之力不迭此 《烛之武退秦师》 (抵达,到) 39.【即】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促织》 (即便,纵使) B.若即若离 (走近,靠近) 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 (即便) D.且勇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就) 40.【既】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争》(曾经,……以后) 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曾经)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农历十六) D.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不久) 41.【假】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借助) B.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仰仗) C.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假如、假定) 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 42.【间】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间,之间) 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争》(距离) 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偶尔)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中间) ⑥石错出其间,如林立 《道山亭记》(之间、中间) 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距离) A.①②③⑥ B.②③⑥⑦ C.①⑤⑥⑦ D.①②⑥⑦ 43.【见】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项伯即入见沛公 《鸿门宴》(拜会,参见) B.移船相近邀相见 (《琵琶行》)(见面,用于普通关系间相见)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见背”意即“离我而去”。) D.则必铭而见之 《寄欧阳舍人书》(看见) 44.【解】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了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了解) C.解鞍少驻初程 《扬州慢》(解下,卸下) D.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促织》(解开,使分开) 45.【就】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赴任、到任视事) B.见有就死,知其当然 《与尹师鲁第二书》(于是) C.予亦就睡 《后赤壁赋》(接近) D.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荔枝赋并序》(完成) 46.【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推举) B.大喜,笼归,举家庆祝 《促织》(全) 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尽) 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谭嗣同》(举措) 47.【绝】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抢呼欲绝 《促》(绝命)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横渡) C.引绳而绝之 《<张中丞传>后叙》(断、使之断) D.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踪 (《促织》)(中缀) 48.【堪】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能) B.妾不堪差遣,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愿意)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孔雀东南飞》(胜任)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 《与尹师鲁第二书》(忍耐、禁受) 49.【克】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争》;成语:马到成功、攻无不克 (打败、打败) 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能够) C.成语:克己营私、克己复礼 (能够) D.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赤壁之战》(假如这件事能够胜利,天下大势能够决议了。克,能够) 50.【类】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中绘殿阁,类兰若 《促织》(似,像) B.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小石城山记》(类别) C.闭关读书,不杂非类 《陆文学自传》(种类) 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类推) 51.【怜】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不幸焦土!《阿房宫赋》(可惜,令人遗憾) B.不幸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惜) C.不幸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值得怜惜) D.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西厢记》(怜惜,同情) 52.【弥】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愈加) B.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长) 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愈,愈加) D.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史记》(长,久) 53.【莫】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不要,不能)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没有)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孟子》(代词,没有谁) D.稍出近之,然,莫知。《黔之驴》(副词,不) 54.【乃】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是,就是)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刚,才) C.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如此,这样) D.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仅) 55.【内】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通“纳”,译为“接纳”“放进”) B.西宫南内多秋草。《长恨歌》(里面)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国内,内政) D.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内室,里面,内部) 56.【期】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人) B.不期而遇《中国成语大词典》(希望)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 D.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时期,期限) 57.【奇】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特殊的,稀有的) B.今日愿意意,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奇特)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单数,零数) D.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佳,美) 58.【迁】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隶之人,而迁移之徒也。《过秦论》(迁移,迁移) B.齐人未尝赂秦,终继六国迁灭。《六国论》(变动)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贬谪,流放) D.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升,升官) 59.【请】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闻之,往请。《史记》(谒见,拜会) B.诸将请所之。《李愬雪夜入蔡州》(央求) C.请其宾客,约车骑百余乘。《史记》(约请) D.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愿意,请允许自己干某事) 60.【穷】下列各选项当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B.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走投无路)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不得志)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头,清查到底) 61.【去】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欲呼张良与惧去。《鸿门宴》(分开) B.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过去的)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过去)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雨玲霖》(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62.【劝】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果行,国人皆劝。(劝说) B.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劝说) C.劝学 (勉励,鼓舞) D.劝百讽一 (倡导,勉励) 63.【却】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苏洵《六国论》 ( 使…退,击退。)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回头) C.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连词,相当于“又”) D.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分别情更增十倍。《西厢记·长亭送别》 (连词,表转机) 64.【如】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到…去,往。) C.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比得上。) C.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象) D.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 如,像) 65.【若】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如,似,像) B.若入前为寿 (第二人称代词,你) C.曾不若霜妻弱子 (及,比得上) D.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假如) 66.【善】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 (好事,好的行为) B.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好友,友善)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擅长,擅长)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好的) 67.【少】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孟子二章》( 数量少,未几,少数人。)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短少。)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少年) D.丈夫亦怜爱其少子乎? 《触龙说皇太后》(小) 68.【涉】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涉世不深 (入,阅历) B.循表而夜涉。《吕氏春秋 察今》( 徒步涉水) C.仆自到九江,已涉三年经《与元微之书》(阅历) D.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氓》 (跋涉) 69.【胜】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尽,完。读音:shēng) B.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胜过,超越;读音:shèng) C.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漂亮,美好。读音:shèng) D.悲不自胜。《柳毅传》(禁不起,受不住) 70.【识】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懂得,认识,知道;读音:shí) C.博闻强识 记忆力。《屈原列传》(学问,才干) D.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标记,标记;读音:zhì) 71.【使】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派遣) B.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方山子传》)(纵容、听任)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倘若、假如) D.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郑伯克段于鄢》)(让) 72.【是】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氓》)(代词,指誓词) B.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代词,这) C.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与妻书》)(对、正确) D.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宾语前置的标记) 73.【适】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刚才)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适合、享有)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真。(《逍遥游》)(到……去) D.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只是) 74.【书】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视历复开书,方便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信) B.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饮马长城窟行》)(信) C.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书法) D.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写) 75.【孰】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谁) B.孰与君少长?(《鸿门宴》)(与……比,哪一个……)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能够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怎) D.陆子名羽,字鸿渐,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陆文学自传》)(哪一个) 76.【属】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晏子治东阿》)(说情,走后门) B.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与妻书》)(夫妇) C.自幼学属文。(《陆文学自传》)(写文章)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约请) 77.【数】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余既不难夫分手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多次) B.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与妻书》)(数目) C.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高祖还乡》)(罗列) D.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子刘子自传》)(数字) 78.【率】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依循) 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带领) C.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段太尉逸闻状》)(大致都) D.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叁军,北定中原。(《出师表》)(奖励) 79.【说】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悦)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氓》)(脱) 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表演) D.范增说项羽曰:“……急击勿失!”(《鸿门宴》)(劝说、压服) 80.【私】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私自的) B.欲苟顺私情,则通知不许。(《陈情表》)(自私的) C.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段太尉逸闻状》)(私自的)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个人的) 81.【素】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十三能织素 《孔雀东南飞》 (白色的生绢) B.中有尽素书 《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素帛) C.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素常、历来) D.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子刘子自传》 (一向) 82.【汤】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经·氓。》 (shāng水大流急的样子) B.臣待汤药,不曾废离 《陈情表》 (汤药) C.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苏武传 》 (用火烫) D.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鞭贾 》 (热水) 83.【涕】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孔雀东南飞(并序)》 (眼泪) B.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流泪) C.儿涕而去 《促织》(眼泪) D.则常常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寄欧阳舍人书》 (眼泪) 84.【徒】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妾不堪差遣,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徒然,白白地) B.有宁越、徐尚……乐毅之徒通其意 《过秦论》 (徒弟,学生) C.(陈涉)氓隶之人,而迁移之徒也 《过秦论》 (指服劳役的犯人) D.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项羽本纪 》 (只是,仅仅) 85.【亡】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过秦论》 (失去,丧失) B.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逃亡) C.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鸿门宴》 (逃窜) D.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苏武传》 (通“无”,没有) 86.【王】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称王)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鸿门宴》 (称王)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称王) D.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黄州快哉亭记 》 (大王) 87.【望】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诗经·氓》 (向远处看,眺望)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赤壁赋》 (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希望) D.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送东阳马生序》 (盼望) 88.【恶】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 《寄欧阳舍人书》 (厌恶) B.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寄欧阳舍人书》 (wū怎样) C.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苏武传》 (wù羞恶,不好意义) 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赤壁之战》 (嫉妒) 89.【微】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陈情表》 (位置低微) B.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 《马钧传》 (细小的,微缺乏道的) C.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荫蔽,不明晰)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没有) 90.【悉】下列各选项当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报任安书》 (详尽地叙说) B.倾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 《与元微之书》 (全部,都) C.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 《项羽本纪》 (分明) D.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论积贮疏》) (详尽,全面) 91.【相】意义解说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命相,名词)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孔雀东南飞》(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行为,相当于后面动词所施及的宾语。本句中的“相”可了解成“我”。)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辅佐) ⑤枝枝相掩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相互)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丞相)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行为,相当于后面动词所施及的宾语。) ⑧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行为,相当于后面动词所施及的宾语。)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⑧ 92.【谢】意义解说有误的一组是(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谢罪) ②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告辞、辞谢) 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感激) ④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告别)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通知) ⑥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感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93.【信】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确、的确) B.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置信)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忠实、牢靠) D.自可断来信,冉冉更谓之。《孔雀东南飞》(信使、媒人) 94.【兴】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权学》 (降落、降下)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昌盛、兴隆) C.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秦风·无衣》(发起) D.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兴致) 95.【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行走、走路) 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行为)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行军)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一种诗歌体裁) 96.【幸】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皇帝驾临曰幸,这里指宠幸) 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幸免) C.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有幸、侥幸) 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 97.【修】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细长、修美) B.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修理) C.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修理) D.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长、高) 98.【徐】选出意义不同的一项( ) A.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 B.自可断来信,冉冉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C.徐而察焉。知非池中物也。 D.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99.【许】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允许) B.曰‘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赞同、同意) C.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表示约计的数量) D.“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晏子治东阿》(同意、允许) 100.【阳】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山的南面) B.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水的北面)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 (与“阴”相对,这里指“明亮”) D.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与“阴”相对,这里指“明亮”) 参考答案 1.B(A.维护、C.顾惜,吝惜、D.喜欢、喜欢) 2.C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3.D.(遭受) 4.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A.通“背”,背离 ;C.副词,越发,愈加,倍加;D.读péi,陪伴,随同。) 5.B.(动词,调查、推究。) 6.C.(谦辞,谦称自己。) 7.B.(名词,战士) 8.A.(动词,担忧、忧虑。) 9.D.(明智、精明) 10.D.动词,朝拜。 11.D(曾经) 12.C(副词,的确、真实。) 13.B(能够,能够) 14.D⑧(名词作动词,取道) 15.D(抵挡、抵御) 16.D(简直,差未几) 17.A(跟随,跟着); (B使……跟随,带领;C紧靠,紧挨;D向,跟) 18.A(辞谢,推托) 19.D(肃清,去掉) 20.C(趁,就着) 21.C(A.法度,制度 B.量,计算 D.次,回,量词) 22.C (A.不同寻常 B.无,没有 D.突如其来的变故) 23.A(B.夹层,双层 C.又,再,副词 D.繁复,重复) 24.B(A.担负,承担 C.失败 D.依仗,仰仗) 25.D(A.掩盖,掩盖 B.副词,大约,大约 C.副词,大约,大约) 26.C(A.旧交,老交情 B.缘由,缘故 D.衰老) 27.D(A.顾及,思索 B.难道,反而 C.看,视) 28.B(A.险要,巩固 C.原本,原来D.原本,原来) 29.C(A.古代女子出嫁 B.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D.同道,一同) 30.D(A.古代诸侯王的封地,诸侯国 B.国都,京都 C.地域,中央) 31.C 过:访问,探望 32.C 何:什么。何以,以何,用什么,凭什么。 33.B (A 仇恨B遗憾 C难过,悲伤 D 不称心) 34.A 什么 35.D 患,灾难 36.D 或,假如,假定 37.A痛恨,痛心 38.A 等到 39.C 立刻,马上 40.B 全,都 41.A.给与。 42.D.③参与;⑤抄小路。 43.D.同“现”,显现、惩处。 44.A.解答。 45.B.接近。 46.A.攻占。 47.D.完整,绝对,全然。 48.B.忍耐。 49.C.抑止,约束。 50.B.像。 51.B(心爱) 52.B(满) 53.B(没有什么,没有谁) 54.B(于是,就) 55.B(皇宫,宫内) 56.B(商定) 57.B(嘉,美好) 58.B(迁走重器,指被消灭) 59.B(请示,讯问) 60.B(尽,结束) 61.C.(表示动作的趋向) 62.A(勉励,奖励) 63.B.(还,再,) 64.C.(如…何,对(把)……怎样办) 65.D.( 若夫,用在一句话的开头,用以惹起下文,有“像那……”的意义。) 66.D.( 做好,处置好) 67.C.(年,青年,年轻。) 68.D.(渡过) 69.D.(禁得起,受得住;读音:shēng) 70.C.(记住,记 读音:zhì) 71.C(让) 72.B(判别) 73.A(出嫁) 74.A(历书) 75.C(谁) 76.D(嘱,劝酒) 77.D(命运) 78.D(带领) 79.C(诉说) 80.B(个人的) 81.D经常 82.C开水 83.C(流眼泪,哭泣) 84.B(一类人) 85.B(消亡) 86.C(使……称王) 87.D(名望,名望) 88.A(与“善”相对) 89.B(精妙,深奥) 90.C((全部、完整) 91.A(⑦⑧都是“相互”的意义) 92.D(⑥谢绝) 93.B(信实、真实) 94.A(兴起、产生) 95.答C(行走) 96.B(宠幸) 97.B(修建) 98.D(徐娘,年老而风姿犹存的妇女。其它三项均为“慢慢地”) 99.A(给予、贡献。以身许国的意义) 100.D(名义上) 重要提示 由于近期公众号调整了引荐战略,招致大家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动入手指头,给“ 金太阳教育” 设置一个星标吧,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啦! 设置★星标教程在这里↓↓↓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声明:本平台图文版权归原作者一切,转载请申请受权。内容为作者观念,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念。如触及版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络,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者提供相应效劳。) 好文!必须点个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