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晤荣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和他们的亲属。摄影中国日报记者冯永斌 “刚才与我握手的专家中,有诺贝尔奖取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在国际上可能没有诺奖名气那么大,但却代表了13亿中国人民!”李克强总理的收场白,赢得来自5大洲21个国度专家们的会意笑声。 9月30日下午,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晤荣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及其亲属。 “我还看见《柳叶刀》主编也在这个行列中。”总理进而说,“这样一份国际知名医学杂志的主编荣获‘友谊奖’,阐明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向世界前沿迫近,也阐明国际上著名的科学机构正在与中国中止深化协作。” 李克强接下来表示,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发25年以来,非洲朋友头一次获奖。“他在非洲营销中国产品,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希望外国专家普遍参与中国正在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李克强向外国专家引见,中国政府正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发明力,就是要使中国经济展开方式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托人力资源。” 他说,人力资源不只指高层次专家,也包含草根创业者。诺贝尔奖、《柳叶刀》杂志等为高端人才创渎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中国目前正为草根创业提供更宽广的舞台。中国有9亿劳动力,有上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锻炼的人员。假如这些人的发明力都能得到充沛发挥,将会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健康展开和社会不时进步。 李克强希望,不只获奖专家,一切在中国长期或短期工作的专家,以及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朋友们,都能够参与到中国正在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事业中来。 让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享用国民对等候遇 面对50位获奖专家和他们的亲属,李克强强调,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全方位开放,面向全世界,与全球经济及技术展开相融合。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专家到中国来,中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能够走出国门。只需大家有更深化的交流和融合,才干激起出更多的发明火花。”他说。 李克强表示,中国将为来华工作的外国人才,提供进一步方便条件,使其在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项目、奖项等方面,与中国公民享用同等候遇。 中国指导人和中国人民的开放心态,不只有益于中国,也有益于世界 今年“友谊奖”取得者克雷格·卡梅隆·梅洛是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现任广东省引进创新团队带头人、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李总理的讲话十分鼓舞人心。他是一位很棒的演说家!”梅洛在会晤后对记者说,“他提到中国最重要的财富就是宽广的中国人民,中国也需求进一步挖掘这些财富。我很看好中国未来的创新才干,它具有内生动力,这关于全世界也是个好音讯。” 来自喀麦隆的获奖者英萨·加尔巴是市场营销范畴的专家,现任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他听到李克强总理提及自己的故事,感到十分自豪,“我简直无法用言语描画我的心情,这将鼓舞我今后继续努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非洲,也让更多非洲人了解中国”。 《柳叶刀》杂志主编理查德·查尔斯·霍顿则表示,总理先生的讲话令人激动,他向国外专家发出了到中国工作的诚挚约请。“中国指导人和中国人民的开放心态,不只有益于中国,也有益于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