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无处不卷的社会中,一定有不少人想过,假如没有这么多人口,就不会这么卷,就不会这么累了。 往常无论是国内还是全世界,人口正在减少。但人口减少,真是一件好事吗? 为什么是韩国? 我们先看一下埃隆·马斯克在2022年5月发过的一条推文。 马斯克说:假如韩国坚持现有的低生育率,未来3代人之内人口将锐减6%。 有韩国网友看到后说:马兄,你还是太激进了,你看不起谁呢,60%还差未几。 在低生育率这条路上,韩国是一路狂奔越走越远。 2018年起,韩国曾经连续4年总和生育率缺乏1。 2021年总和生育率,更是由2020年的0.84跌至0.81,全球末位。也是仅有几个生育率破1的国度之一。 0.81是最低了吗?显然不是。 韩国在2017年就曾经呈现了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的现象,随后也有出生人口大于死亡口人。2020年开端状况全面逆转,全年每个月的出生人口均低于死亡人口。2021年后两条线更是各奔前程,并构成了可怕的喇叭口。 早在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人口学家David Coleman(大卫·科尔曼)发出预警,随着生育率持续下跌,韩国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自然消逝的国度。这一年韩国的生育率是1.13。 2014年,韩国国会立法调查处发布了一则讲演,讲演指出,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依照2013年出生率1.19计算,到2750年韩国将成为一个空国。但是接下来每一年的出生率数据都在通知政府,这个预估还是过于达观了。 2022年8月,韩国统计厅发布数据,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出生率曾经降到了0.75。 依据韩国日报的报道,在过去15年间,韩国政府为处置低生育率的问题,总投入曾经超越了2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万亿元,但韩国的生育率岂但没有上升,反而不时降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马尔萨斯圈套 1798年英国牧师人口学家,经济政治学家,Malthus(马尔萨斯)提出了「马尔萨斯圈套」理论。 他以为人口的增长速率是呈几何级增长的,但生存资料(当时指的是粮食)是依照算数级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会以某种方式消灭掉,好比说瘟疫、饥馑、战争等,这是人类无法突破的生态墙。 但是工业反动使人类社会的消费力突飞猛进,消费资料的增长率超越了人口的增长率,各国越过了马尔萨斯所预测的生态墙。 以英国为例19世纪的100年间,固然人口增加了3倍以上,但是经济增长的更快,人们的平均生死水平反而进步了。 而往常社会展开仍处于上升时期,既没有大范围持续性的饥馑,也没有看见严重的资源干涸,马尔萨斯理论无法解释盛世中蕴藏的人口困境。 但另一位美国动物行为学家John Bumpass Calhoun(约翰·帕西·卡尔宏)在上个世纪60年代所中止的一场著名实验,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他宣称啮齿动物上发作的人口过剩所带来的可怕结果预示了人类种族未来可能遭遇的严峻问题。在其研讨期间,卡尔宏总结出了术语“行为沉沦”(behavioral sink)来指代人口过密招致的行为异常,以及术语“美丽的人”(beautiful ones)来指代那些消极被动且彻底隔绝一切社会交流的个体。 25号宇宙 1960年代早期,美国国度心理健康研讨所(NIMH)在马里兰州普尔斯维尔左近取得了一块农用地。研讨所在地皮上兴建了一处设备以展开多项研讨,其中就包含了卡尔宏指导的那些研讨项目。在此,展开了他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实验“老鼠乌托邦”(the mouse universe)。1968年,他将4对老鼠放入实验环境中。该环境底部面积为2.7平方米,四边围栏高1.4米。每一边都有4个直立网状“隧道”,这些隧道通往各个居室箱、食物漏斗及饮用水分配。其中没有任何方式的食物、水源以及住房资料的短缺问题。其中也没有老鼠的捕食者,独一的不利之处就是生存空间有限。 起初,老鼠的数量疾速增长,只用了55天便完成了数量翻番。在实验展开后的第315天,数量抵达了620。尔后,数量增长显著放缓,需求145天才会完成一倍的增长。最后一个成活个体是在第600天降生的,此时总数量为2200只老鼠。固然实验环境的空间设定实践上允许多达3840只老鼠生活。第315天至第600天期间发作了社会结构及正常社会行为的解体。在这些异常行为包含:在断奶前将幼体遗弃、伤害幼崽、同性性行为的增加、主宰的雄性个体无法继续维持自己的领地并维护雌性、雌性的攻击性行为、非主宰位置雄性的消极避世、个体间相互攻击且不还手。 实验第600日过后,社会解体继续持续,数量降落到了群体灭绝的边沿。期间,雌性中止繁衍,而她们的雄性对象则完整抽身世外了。雄性变得从不求爱、从不争斗,仅仅做一些维持自己生命的事。他们进食、饮水、睡眠并为自己梳毛,一切这些都一个人完成。润滑且健康的皮肤色泽以及一无伤疤的表皮成了这些雄性的特征。他们被卡尔宏称为“美丽的人”。繁衍行为再也没有恢复,老鼠们的行为方式永世性地发作了变更。 没有天敌,没有疾病,食物丰厚,环境温馨,也不存在「马尔萨尔圈套」,但为什么25号宇宙还是走向了消亡呢。 这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社交密渡过大,不会饿死却无法逃脱的环境中,物种会放弃挣扎变得愚钝,同时封锁、焦躁、攻击性增加,最终因心理沉沦走向消亡。 当一切可应用空间被占领,一切社会角色被表演后,个体所体验到的竞争及其带来的压力将招致他们在复杂社会行为上的彻底沉沦,最终招致人口解体。 卡尔宏以为在老鼠身上发作的事就像是对人类潜在未来命运的一个隐喻。他将这样的社会解体称为“第二次死亡”,出典是圣经启示录第二章第十一节。研讨者比尔·柏金斯援用了他的实验数据并正告了人类生活在这个“越来越拥堵且非人的世界”中的风险性。 1973年,卡尔宏将他的研讨成果以一篇题目叫做《死亡方块:一个鼠群的爆炸性增长和死亡》(Death Squared:The Explosive Growth and Dimise of a Mouse Population)发表在了《皇家医学会院刊》上。 直到今天这场实验还被人们津津乐道,人们很难不把实验结果与当今社会联络在一同。实验中的种种行为,就好似当今社会一部分的缩影,节拍快,压力大,社会位置固化,假如要把人类划分一个时间轴,我们很可能就处于25号宇宙的停滞期。更达观的一点,不少国度曾经开端迈向死亡期。 25号宇宙的结局,会不会是人类的结局,这个问题谁都没有措施给出一个明白的答案,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警示。但比起25号宇宙,1939年耶鲁大学人际关系学院中止的另外一个老鼠阶级实验,或许更能解释目前人类曾经不可救药的生育率。实验的初始目的并不是想研讨老鼠有没有阶级,但是实验的结果却让研讨人员大吃一惊,看来阶级这种属性普遍的存在于群居性的动物之中。 老鼠阶级实验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实验是怎样设计的,研讨人员先把一只老鼠关在了箱子里,箱子里有一个拉杆装置,当老鼠触碰到拉杆之后,下面的食槽里就会掉出一颗很小的鼠粮。 为了肯定一切参与实验的老鼠都是正常的,实验人员还做了其它的实验,好比当给笼子底部通电的时分,老鼠只需去转转轮就能中止通电,这种水平的通电老鼠只会感到肌肉震颤,而不会感到痛疼。 随后又给两只老鼠同时通电,当两只老鼠做出要打架的动作时就会中止通电,几次以后老鼠们就找到了规律,每次通电它们就会做出厮打的动作,然后得到奖赏,奖品很不幸,就是中止通电。 实验人员给这三只老鼠标号为1, 2 ,3,在它们背上用黑点点上了标记,随后实验人员改动老鼠箱的设置。 这一回拉杆与食物槽不在一同了,而是在老鼠箱的两侧老鼠压动拉杆以后,要跑到箱子的另一侧才会得到食物,他们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了。但是三只老鼠全都很快的了解了新的触动-回聩机制。 准备工作就绪了,下面进入实验把三只老鼠放到一个箱子里中止察看,第一天三只老鼠都拼命去压拉杆,然后跑到箱子的另一侧去寻觅鼠粮。但是实验人员只是偶尔经过拉杆装置给它们一点点鼠粮,这么做是为了让老鼠存有希望,以为拉杆与食物是有相关性的。在90分钟之后第一天实验终了。 第二天实验人员依然把三只老鼠放在一同,它们又开端去压拉杆。但是依旧只能得到一点点鼠粮,三只老鼠忙活了半天,得到的鼠粮只够塞牙缝。90分钟之后,第二天实验终了。 第三天曾经快饿扁的老鼠们怒喜洋洋,相互也不友善,它们开端做出攻击拉杆的动作,一切的老鼠都十分沮丧,此时实验人员调整了拉杆,变成每次触动都会放出鼠粮。3号老鼠首先发现拉杆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于是3号老鼠开端努力工作。但是它得到的食物很少,由于1号和2号老鼠恰恰在食物槽的边上,它们忽然发现食物呈现了,于是立刻就吃了起来。 当3号跑过来准备吃的时分常常食物曾经没有了,所以3号只能再次跑回到拉杆的边上,继续触动拉杆,90分钟过去了3号基本没吃上两口,它的勤劳工作全部被1号2号吃掉了,1号2号变得不饿了,而3号依然饥肠辘辘,实验终了。 第四天开端了,饿得不行的3号一进入箱子就开端努力工作,它一遍一遍的跑去拉杆,而1号和2号很自然的,等在食槽的边上,3号的劳动成果一呈现,1号和2号就吃掉了,3号每次回来基本都没得吃。但是它很饿,它只能再次回到拉杆的位置去劳动,90分钟的实验终了后,实验人员做出了统计,3号总共触动拉杆1156次,平均每三四秒钟就触动一次,而它简直没吃到什么东西。1号一共去触动了两次,而2号则一次,也没有去触动过拉杆。3号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劳动者,而1号和2号则变成了坐收渔利的白食阶级,实验人员得出结论。 四天之后老鼠的阶级产生了,实验人员对这种结果感到新奇,于是他们又找了别的老鼠重复这个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三只老鼠里总有一只成为劳动者。 实验中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老鼠社会阶级的产生,完整是在一个偶尔的条件下产生的,1号和2号老鼠恰恰就在食物槽旁边,离资源比较近而已。时至今日,人类早就依托聪慧突破了食物匮乏的死循环,也越过了「马尔萨斯圈套」,但稀缺感依然环绕在绝大多数人的心头,这是由于往常的竞争标的物早已不是食物,而是权益的分配。 生育率 我们不时在说生育率,到底什么是生育率。 这是人口统计学里面的术语,指的是一个国度或地域的女性在孕龄期间,平均每名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生育率等于1,也就是说这个国度或地域的女性,终身中平均只生一个孩子。 人口统计学家通常将生育率抵达2.1,界定为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总量不增不减的生育水平。 为什么是2.1呢?简单来说,造人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事,孩子长大后,父母早晚有一天会逝世,假如再综合思索车祸、疾病等意外要素,那么2.1就是一个维持人口不变的比较稳妥的数字。 但不同的国度或地域不能混为一谈,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男女比例并不是1:1,依据《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1996年至2005年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抵达了127:100,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要抵达2.3左右,才能够维持世代更替水平。 分离国最近刚刚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抵达了80亿。不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化和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时进步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生育率已然开端降落。 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人们愿意生孩子,由于人口就是劳动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展开,孩子不再是家庭的重资产和劳动力,不少人还觉得,往常生孩子不只不能进步家庭的总体竞争力,以至还能把父母给累死。 再回到韩国 韩国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崔才天曾经发表过一番惊人的行动,也道出了韩国生育率不可救药的基本缘由。他说在韩国选择生孩子的人一定都是傻子,智商估量两位数都没有。 的确在韩国活着都曾经够难了,更别说生孩子了。一个人口5000万的国度,记载在案的补习班就有10万多个,普通家庭70%的收入都用在了孩子的补习上,不少家庭更是宁愿负债也要送孩子去补习班,韩国的教育有多卷,感兴味的话能够自己去搜搜看。 但是辛辛劳苦考上了大学又能怎样样呢,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期,你一定就是社会中的一颗螺丝钉。依据韩国雇佣劳动部2019年发布的数据,长期雇员超越5人的韩国企业2018年人均工作时长抵达了1986小时。远高于OECD经济协作与展开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工时1763小时。我们口中的996、007在韩国一些职场估量都算是休息了。 工作占领了大部分时间,留给韩国人睡觉的时间就未几了。2021年全球睡眠日3月19日经合组织OECD与席梦思调查分离发布了韩国人的睡眠状况。 韩国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51分,相比于其他OECD成员国处于垫底水平。 长期处于工作与休息的失衡状态也就算了,上班还要面临职场欺凌。每年有70%-80%的20岁-30岁阶段的职场年轻人有过至少一次被职场欺凌的阅历,随着年龄增长,每相隔10岁阶段,有过至少一次被职场欺凌阅历的比例降落约10%。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2021年死因统计讲演中,从各年龄段来看,10岁-39岁的年轻人群中,自杀是第一杀手,2021年韩国共有13352人死于自杀。 对韩国人来说,人生从起跑线上就开端充溢了荆棘,在这种内卷、压制以至畸形的社会和环境中,人们连活下去的勇气有没有了,还会期盼重生命的来临吗? 不外我们也不用讪笑韩国,全球有30多个国度或地域都曾经跌破了生育率1.5的警戒线(包裹中国),其中大部分是兴隆国度,以亚洲为代表的还有日本和新加坡。 国际上通常以为,生育率1.5是一条高度敏感的警戒线,一旦生育率跌破了1.5,并且维持一段时间,该国度或地域就很容易堕入低生育率圈套,再也爬不出来。 兴隆国度中,只需以色列的生育率抵达了2.1的世代更替水平。以色列生育率一枝独秀的缘由,除了国度发布的一系列鼓舞生育的政策以及共同的教育制度之外,还有一些历史要素。历史上犹太人屡遭欺凌和屠杀,犹太民族一直都无法遗忘亡国灭族之危。 再看我们 近年来我国也敲响了人口警钟。 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1062万,死亡人口1014万,净增长人口为48万。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至7.52‰,人口死亡率升至8.5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至0.34‰。 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1202万,死亡人口998万,净增长人口为204万,人口出生率为8.52‰,为初次跌破10‰,人口死亡率为7.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 1963年至今,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最高33.33‰降至0.34‰,累计降落32.99个千分点。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的总和出生率抵达6,80年代开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不时持续了30多年,直到2011年国度开放双独两孩,2013年开放单独两孩,2016年全面启动二胎政策,2021年又推出了三胎政策。 但此时一路下跌的总和生育率曾经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回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现,2020年总和生育率跌至1.3,全球倒数。国度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的生育率,更夸大,仅为1.15。要知道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生育率也有1.3。 房价居高不下,教育猖獗内卷,工作钱少事多,再加上疫情带来的经济停摆,往常年轻人连结婚都不敢结,更别说生孩子。我国会不会堕入低生育率圈套,谁也说不准,但目前的状况的确不容达观。 更恐惧的是,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讲演显现,中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曾经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往常的12.5%~15%,25号宇宙中老鼠身上的不孕诅咒正在人类社会中应验,我们丧失的不只仅是今天的生育意愿,更可能是明天的生育才干。 分离国统计,全世界人口将在2080年左右抵达峰值104亿,并且动态维持这个数字到2100年,之后开端迟缓降落。但不少人口学家以为,用不了那么久,人口的转机点近在眼前。 回到开篇最初的问题,人口少了,是一件好事吗? 有人会觉得,人口少了,工作就好找了,竞争就没有往常这么猛烈了,房子应该白菜价了吧,日子应该更好过了吧,假如这是你的真实想法,那只能说你too young too simple了。 低愿望社会 二战后,日本疾速从废墟中崛起,发明了世界经济奇迹,“日本没有穷人”、“日本第一”等想法作为一种认识形态,贯串整个80年代。1985年到1989年,日本个人财富翻了一番,东京很多企业年底都要发十几个月的月薪作为年终奖。1990年美国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新闻,说面积只需加州大的日本,其土地的总市值估量为15万亿美圆,是整个美国的5倍。这不由让美国人慨叹,到底是谁打赢了二战。 当时的日自己以为,他们的经济列车会生生不息,永不停歇。1989年12月29日,列车时速抵达了峰值,日本股指高达38915点,随后刺耳的刹车声响起,列车出轨冲入荒原,尔后日本经济开端了失落的30年。 1995年日本生育率跌破1.5,从此再也没能走出低生育率圈套。2003年,日本未满15岁的儿童人数,还不迭日本猫、狗宠物的总数量。2010年期,日本的总人口数开端减少,那么日自己往常的日子有过的更好吗? 日本著名的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2015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低愿望社会》,他在书中慨叹道,往常的日本年轻人没有愿望,没有幻想,没有干劲,日本曾经堕入了低愿望社会。 所谓低愿望的社会定义为,无论物价如何变更,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的增长,年轻购房者的数量逐年降落,大部分年轻人,关于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毫无兴味,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从简。 日本股指从当年最高点三万八千多点,一路下跌,最低时跌至七千多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存都化为乌有,楼市也没能逃脱崩盘的命运。 买房子的人少了,房价下跌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很多人在高价时买下了房子,后来房价跌到了原本的3/1以至是1/4,可是贷款却一分也没有少,只能节衣缩食用后半辈子来还债。 与低生育率如影随形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依据日本总务省发布的2021年数据显现,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的人口曾经抵达了3627万,占日本总人口数量的29.1%,是全球名不虚传的最老国度,有25.1%的65岁以上的日本老人还在工作,假如将年龄减少到65至69岁,其比例高达50.3%,老人不退休,年轻人哪来的机遇上岗。 有人可能会说,老人总有逝世的一天,到时分人口减少了,竞争自然不猛烈了。但是看待人口与就业的关系时,不能只看到人口作为消费者的一面,还要看到人口作为消费者的一面。少了老龄化社会缺乏的不只仅是劳动力,更是消费才干。当人口减少,社会总体消费下滑时,资本家自然就会减少招工。更不幸的是,在这场劳动者与资本家的赛跑中,嗅觉更敏锐的资本家总能跑在前面。 日本的今天,就是很多国度的明天,那么有没有措施改动颓势呢? 很遗憾,在阶级严重固化的世界里,想要找到卓有成效的处置计划,简直难如登天。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结尾的一封信中说到,人类的全部聪慧都包含在两个词里面:【等候】与【希望】。 往常人们不婚不育的真正缘由,正是丧失了对明天的希望。 哪有什么低愿望,不外是对理想的无法而已。 或许在未来人们能够找到某种处置之道,但是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最后送给大家罗翔教员的一句话,希望能够治愈你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