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有多兴隆,评价规范不能仅仅是高楼和富翁有多少,还要看一看,灾难发作时城市中的“良知”有多少。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 现代城市有多么脆弱,从发作灾难时就能看出来。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日本作家西村寿行的《黑色的猖獗》,内容是猖獗的老鼠大军袭来,看似先进的城市瞬间沦陷,一片紊乱。当年看完这本书,一度对城市产生庞大的“恐慌感”,由于在灾难面前它太脆弱了。 生活在城市中的中下层人民,最经不起折腾,却偏偏又是灾难时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好比,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圆满的例证。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大萧条中的美国城市一片紊乱,大家都吃不饱饭。但实践状况是,有钱人依然是有钱人,坏人也能活得很潇洒。美国作家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一个阅历过大萧条的“坏人”,他的名字叫做道格·格雷厄姆,生活在芝加哥,靠着抢劫、打黑拳、当打手、行骗等方式,潇洒渡过了那紊乱的时期。 道格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母亲是个传教士,父亲是个潦倒的赌徒,一家人搬到芝加哥后,道格就发誓再也不外苦日子了。芝加哥是美国的超级大城市,也是大萧条时期备受打击的城市,满街都是无家可归的人。 “禁酒令”时期的美国警察 在道格的回想中,固然芝加哥身处灾难之中,但警察似乎并不在乎,他们以至趁乱赚钱。道格说,大萧条时期贿赂警察,假如没有现金,能够打欠条。假如有现金,那你做什么坏事都能够。 有一次,道格出门闲逛,身上没有带枪。一个熟习的舞女走过来,通知道格有个男客人似乎带了很多钱。道格明白什么意义,但他发现自己身上没有带枪,徒手抢劫的风险有些大,道格犹疑了。 就在此时,道格看到一辆警车开了过来,闪着警灯停在了路边。他认识车里的几名警察,于是直接走过去打招呼,并很快从一名警察手中借到了枪。之后,在这名舞女的引导下,道格找到那个有钱的男子,抢劫了他。 然后,道格回到警车旁,把枪还给警察,同时按规矩和警察平分赃款。不外,大萧条时期的警察似乎也比较缺钱,他们让道格把衣服全脱了,认真检查了一遍,连鞋子都没放过。这么做的缘由,是警察担忧道格提早藏起了一部分赃款。 大萧条时期警察殴打工人 道格说:“我和上百个警察协作过,我不能说他们是好还是坏,我只能说他们都是机遇主义者。”那个年代的芝加哥,官员、警察、消防员等等公务人员,是为了极少数有钱人效劳的。 谈及公平,道格说:“卖啤酒的巨头拿着一摞摞百元大钞,皮条客和妓院里的家伙拿着一摞摞百元大钞,挖下水道的工人却连账单都支付不起,谈何公平呢?” 芝加哥的问题不只仅是大萧条,而是“金钱至上”。在大萧条之前,这座城市曾经堕入了对金钱的痴迷,大萧条只不外让一切原形毕露而已。 有人因灾难身无分文,苦苦挣扎;有人却由于灾难大发横财,纸醉金迷。 道格从不掩饰自己关于“立功”的自豪感,由于他觉得这也是全凭才干赚来的。就像禁酒令又遇到了大萧条,私酒贩子简直赚疯了,为了钱人们什么都不顾了。道格回想说,他当打手的时分,假如老板的一批威士忌被抢了,他们就要全部武装地抢回来,然后重新装车,维护这批酒的保险…… 当被问及假如再来一次大萧条时,会发作什么事,道格回答说,假如是往常,很多人都活不下去了,“我觉得他们顺应不了那种状况,他们忍耐不了。” 大萧条时期的芝加哥,那些有钱人又在干什么呢? 萨利·兰德 道格·格雷厄姆是个十足的坏人,只需能挣到钱,他不在乎伤害了什么人,他不在乎什么是“良知”。可怕的是,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有很多都是这样的想法。所以,那些有钱人基本不顾他人的死活,该怎样潇洒还怎样潇洒。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舞蹈演员萨利·兰德,在大萧条一开端就遭到了影响,她没有钱付房租,以至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没有措施,她只能想措施到夜总会跳舞——固然街上四处都是奄奄一息的人,但夜总会里总有大量挥金如土的富豪。 芝加哥夜总会的富人们,可不想看芭蕾舞,萨利假如想赚钱,就必须胆子大一些。1933年,一个朋友无意间说:“戈黛娃夫人怎样样?”戈黛娃夫人在欧洲十分有名气,她是英格兰的一位贵族妇女,她的伯爵丈夫想给市民加重税,戈黛娃夫人极力反对。丈夫通知她,只需能裸体骑马绕行街道,就会减税。于是,戈黛娃夫人照做了…… 萨利觉得这是个好主见,于是想措施租了一匹马,装扮成戈黛娃夫人,拍照并且四处找中央演出。在议会广场酒店,萨利骑着马在舞会大厅绕行,当时就引爆全场,报纸第二天就大肆报道此事。 萨利还想骑马到芝加哥世博会表演,但工作人员不让动物进去,没措施,她只好再找别的中央。幸而当时芝加哥有钱人不少,他们总是想措施花钱聚会,萨利在码头上看到一艘漂亮的游艇,一些有钱人正在聚会。 戈黛娃夫人 于是,萨利骑着马走了进去,当时就惹起了全场的关注。有钱人喜欢这样的刺激,他们大声喝彩,喊着“再来一次”,萨利的表演很胜利,那些有钱人就需求这些。萨利理所当然的火爆了,有人雇她到芝加哥剧院演出,吸收了很多人来观看。 不外,在芝加哥剧院演出的头一天晚上,萨利被拘捕了四次,每次都是到警察局签署一个什么文件,然后再回来继续演出。这件事被广播全程报道,各路记者也纷繁刺探音讯,准备报道。 一个女警察对萨利说:“敬爱的,别担忧,就算你裹得严严实实还是一样,他们照样拘捕你。”缘由很简单,那几天芝加哥市长偷税款,一家报纸报道了出来,市政厅十分头疼。为了转移民众的留意力,他们只能拿萨利制造一些新闻…… 萨利的大红大紫,就是靠那些富翁捧起来的,看他们每天的生活,你可能会遗忘此时正是大萧条期间,街道上就有很多快要被饿死的人。 萨利这么说:“富人们依然吃着奢华大餐,衣着貂皮大衣,而在芝加哥却有人冻死在街头……我往常就衣着貂皮大衣,没错。我真的觉得,还会再来一次大萧条……“ 1930年的洛杉矶街头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萧条之前的美国,金钱至上曾经深化人心,就像道格·格雷厄姆一样,很多人都以为能捞到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雌雄大盗”邦尼与克莱德才会备受欢送,私酒贩子才会赚得盆满钵满,警察才会借枪给坏人去抢劫…… 大萧条,真是美国历史上最荒唐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