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曾经是一个被媒体过度消费的名词。“227舆情”以来,连纯路人也难免在被相关资讯刷屏中,忍无可忍面临选择,砸or挺。要坚持无感,挺难! 是的,从隔三差五勺嫦妊的“顶流明星”,变成“黑热搜钉子户”、“全网导流热词”,被网暴的四个月,“肖战”一词以至从一个文娱明星符号,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表着饭圈思想与主流价值观之争、社会主流文化与小众圈亚文化之争…… 一、 粉籍 原罪︱手握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肖战舆情之所以诡谲,很大水平由于“出圈”。一个局里,搅进文娱圈、同人圈、耽美圈、电竞圈,以至资本与法律。而肖战真正归属的圈子,却是独一不发声的存在。这种不发声正常吗?也正常。文娱圈本就缺乏行业性艺人组织与运作机制。 “正常”背地,是流量红海的文娱圈,艺人世近乎零和博弈的流量争夺。舆情招致流量再分配,坐等渔利者不胜枚举。当然,更由于肖战素人转型,非科班出身,没有圈内师承人脉,没有老部经纪公司,没有金主力鼎,没有能撑腰的“娘家人”。 名利场中人情冷暖本缺乏为奇,但凭“粉丝行为,偶像买单”逻辑,用清末便废止的“族刑连坐”项目就将肖战拖向行动泥沼,着实耸人听闻。 修律大臣沈家本、任廷芳绝不会想到,百年后,被历史淘汰的陈规陋习,会在现代社会沉渣泛起。 而文娱圈也没真正认识到,留意怀叵测者悄然重拾“连坐”这柄锈蚀的屠刀,圈中人皆在所难免!为什么?由于“潘多拉魔盒”一旦翻开就很难打开! 什么是粉丝?是明星倾慕者、崇拜者。什么是粉籍?相似粉丝户口,领xxx粉籍意味着你是xxx的粉丝。美国肉体剖析学家唐纳德·霍顿和理查德·沃尔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表述为双方面、想象性的人际交往关系。 没错,“我爱你不爱你”历来都是个自由心 证 问题。 粉丝喜欢偶像,是不需求经过答应的。粉籍无需资质审核。粉丝是复数概念。偶像无法细致感知粉丝个体存在。身为公众人物,偶像对粉丝的确肩负“率先垂范”的引导义务。但也仅限于此。 由于粉丝具有非专注性。粉丝留恋偶像,但并非都“从一而终”。唯粉、双担、团粉、CP粉……不同类型粉丝对偶像投入度有差别。其次粉丝具有非稳定性。明星鹊起大多与作品相关。“剧抛男友”、“现象老公”时期,即便唯粉忠实度也堪忧。 粉丝还具有非崇拜性!固然,通常人们是出于崇拜或倾慕才认领粉籍,但网络媒体时期,关注偶像空间、社交媒体账号的也可能只是猎奇,以至方便完成快速攻击。 单纯把关注偶像社交媒体账号,或转发相关信息即视同粉籍确凿,也存在偏颇。 粉丝以至还存在虚假性。即出于一定目的,经过网络包装伪装为xxx粉丝。仰仗粉籍上升偶像,应用行动争光风评,完成打击报复。譬如肖战舆情中层出不穷所谓“肖战粉丝”负面新闻。被按头“肖战粉丝”的,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天知道! 从“肖战粉丝”告发AO3同人作品涉黄,到涉事平台被墙、相关平台内容封禁,“肖战粉丝”与“同人圈”就跨圈层文化分歧展开诅咒与相互诅咒,直至事情触及更广构成全网吃瓜——该阶段“肖战粉丝”虽偏激,还算常识范畴的正常存在。 但尔后事情走向变得诡谲莫测,而“肖战粉丝”则如走火入魔普通,频频现身任何足以掀起行动波澜的关卡、要塞,实力考证着“不作不死”的谬误: ■2020年5月,微博热搜#肖战超话教员天团# ■2020年5月,微博热搜#厦门庄教员网课宣传肖战被停课# ■2020年6月,微博热搜#“无边桃炎”痛斥肖战粉丝辱亲# ■2020年7月,微博热搜#肖战粉丝盗用逝者微博账号做数据# 看,“肖战粉丝”简直就是挟王者之势,与全世界为敌!但是留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人们想要的,有时不外是契合口味的。即便真相自己发出了声音: ■“肖战超话教员天团”真相是粉丝亮职业正能量发声,支持肖战法律维权向网暴说不 ■“厦门庄教员被停课”真相是告发断章取义,授课内容为网络暴力研讨而非安利追星 ■“无边桃炎被辱双亲”真相是自导自演炒作,博主被爆为鼓山文化MCN矩阵营销号 ■“晨小晨死而复生了”真相是博主消费抑郁症患者,挑唆肖战粉丝与剑网三玩家矛盾 可笑吗?每个不实风闻都像把血淋淋的刀,对着“肖战粉丝”无比精准的,直插命门。更可笑的是,每次造谣都能毫无意外盘踞热搜,而真相回应简直都无人理睬。“肖战粉丝”犹如黑洞,以无法分辩的无法姿势,迎着每一次措不迭防的伤害。 粉籍 就像狗皮膏药,敷住每个ID后鲜活的公民身份。手握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没有人是孤岛,能够独善其身。肖战之后,谁都能够是第二个肖战。 二、媒体失格︱这个你也置信?文娱新闻,笑笑而已 肖战是有史以来,文娱圈明星中被官媒点名最多的一个。没有之一。不只仅是暗戳戳cue,更多是明晃晃cue,以至赤裸裸控诉。要了解舆情全貌,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下媒体在事情发作后至今的相关报道。以下仅罗列部分权威媒体不完整报道: 「肖战粉丝引风暴:粉圈文化不能“走火入魔”」2020.3.2《新京报》 「十问肖战:躲在2400万粉丝背地,冤吗?」2020.3.3《凤凰网》 「肖战AO3事情:当活动的粉丝遭遇封锁的饭圈」2020.3.6《环球日报》 「冰点周刊谈肖战粉丝事情:他们到底在扞卫什么」2020.3.8《中国青年报》 「肖战事情:是非曲直如何评说」2020.3.11《检察日报》 「追星是为追求美好,而非郁于“饭圈”越活越逼仄」2020.3.12《解放日报》 「饭圈文化的哲学审思」2020.4.27《光明日报》 「割韭菜,还是饭圈的刀快」2020.4.29《杂志天下》 「肖战粉,追星不值得你们砸锅卖铁」2020.4.30《新周刊》 「肖战新歌卖爆一亿,未成年贷款追星,你们闹够了没有」2020.4.30《她刊》 「饭圈不能圈一切(画里有话)」2020.5.15《人民日报》 「莫让追星成为网络暴力的借口」2020.6.1《光明日报》 「网络文艺创作的自律与他律」2020.6.3《光明日报》 以上重磅报道,肉眼可见,除了《检察日报》与《光明日报》刊载的三篇外,其他均将关注点投放在“肖战粉丝和饭圈乱象”,而未提及涉事另一方“227群体”。 话说回来,“肖战粉丝和饭圈乱象”该不该提?该! 但如此密集报道,媒体视野一直见此不见彼,偏不偏颇?偏! 更别提门户网站转载官媒新闻时,耍得一手好断章取义,亏不亏心?亏! 而全网指着流量吸血的营销号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捏造,寒不寒心?寒! 当数据堆积到一定水平,我们冷眼回看媒体发声,心下自然了然。但是,在过往的每一个当下,每一篇文章沉甸甸出炉又轻飘飘散播时,公共行动场里只需一种声音,那是媒体划一划一的齐齐见弃,是“227群体”振臂高呼的“肖战必糊”! 媒体的笔,不可谓不尖锐。一浪更比一浪高的驳斥声中,是媒体总结出了“偶像失格”、“饭圈殉道”、“贷款追星”等,高屋建瓴又标新立异的饭圈新词。智能引荐塑造个性视野的当下,肖战粉丝和饭圈乱象,构成着“信息茧房”,令路人都窒息。 什么是真相,真相究竟有多远?有时分它和谬误重合,大方激昂。有时又悖离谬误,怪戾诡异。柴静说,“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中央。” 但是,真正采访过“227事情”当事双方的媒体,有几多?2020.5.6,肖战舆情后接受“中新经纬”视频采访,这才突破零纪录!显然,纸媒时期的深度报道分歧时宜了。流量挟持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求真情怀消磨在文娱至死中。 “人人都有麦克风”时期,人们争抢着发声。但究竟有多少是经过自己真正了解事实而做出的结论,人们并不在乎,更懒得花时间重复求证。贴标签是最容易的事。 大众愿意置信主流媒体报道比自己严谨,那是他们没见过更多相互转载的新闻。 好在,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检察日报》2020.7.8刊登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平台亟须强化自净》一文,正面廓清:以知名艺人为目的的“227事情”网暴行为,不惜杜撰《检察日报》官方定性,并以此蒙蔽网民的事实。 此时,距《检察日报》被歪曲为“偶像失格论”的法治评论专题:《肖战事情:是非曲直如何评说》正好120天。事实上,《检察日报》在“227事情”早期,作为最先下场发声的官媒,算是呈现出了积极应对的姿势。但是,真相是场闹剧! 心胸叵测者断章取义,曲意解读,一场观念各异的法辩,生生被应用成227网络暴力立功最权威的“官方背书”。首发,转发,分发,有关肖战与肖战粉丝的负面舆情,经由媒体与媒体之间信任背书的区块链,不时发酵,收缩,直至炸裂…… 当做决策的,不再是听得见炮声的人。那么试问,严肃新闻正在流失,深度思索正在稀缺,猎奇资讯充溢视听的当下,媒体监视社会行动,谁来监视媒体? 三、以暴易暴︱一切冷漠,都带着不由自主的痛苦 假如说当初227文艺卫士“捍卫创作自由”的诉求还犹有人文品德,那么后来“让肖战糊穿地心”的野蛮,已只剩以暴易暴!深陷仇恨,任何人都可能变得猖獗。最初以“网暴受害者”形象出声的群体,在网暴歧路上不时突破底线,一去不回。 《狼来了》的故事重复演出,讲的人不倦,听的人都倦了!所以,慢慢不全是由于恨,不再是被动了奶酪的同人圈。肖战粉丝能被披皮,太太们就能被应用。 戴镣铐跳舞的人更想要的,不是“肖战糊穿地心”,是偌大世界能容下“一支宁静的笔”。 那么优于仇恨的是什么?旷日耐久的酣战,不只需求血气,更需求利益。独闯江湖的小子,没有避免被资本觊觎的实力。只不外,下场的资本万万没想到,“肖战粉丝”会在舆情考验中,从人皆可得的“阴虎符”,被活生生虐成认主的“随意”! 就这样,“肖战粉丝”承载着社会的过度关注,历经了“极尽张扬——折戟铩羽——痛定思痛——韬光养晦”的心理进程,完成着内外交困下的粉丝迭代。 四个月风雨,洗去墙头浮尘,留下来的俱是死忠。假如这个局能够下注,一定没人敢赌“肖战粉丝”能扛得住波劫。但是,当视野偏颇的公共行动场将肖战污名化,是同仇人忾的任务感,让原本涣散的饭圈女孩同袍同泽,具有共同的软肋与铠甲。 固然这凝聚在营销号笔下被称为“困兽犹斗”,被心胸叵测者污蔑为“邪教式追星”。但正是在这期间她们完成了“始于颜值,陷于才气,忠于人品”的升华。无关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她们只是因祸得福,在冷静期得以开端粉丝文化的沉淀。 具有文化沉淀的才干,就能解脱“数据达尔文主义”腐蚀,慢慢建构基于美学观赏、情感投射和肉体启示的理性偶像崇拜。进化一日千里,令人刮目相看: ■变得谨言慎行。 学会了闭麦,从文娱圈轻视链顶端直降到最低微存在。以至顺带着戒掉了饭圈文盲式追星的肤浅。究竟四个月的考古与追溯,足够颜饭升华为演技饭和人格饭。 ■学会延迟满足。 被职黑屡屡狙击作品与演出的肖战,连带着肖战粉丝不得不佛系起来,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一时的得失看淡,对暂时的失败不恐惧……是忍耐,也是修炼。 ■后援会大整改。 流量依赖构成粉丝经济基础,而数据造假日益腐蚀饭圈价值观。肖战后援会整改,是向虚假流量说“不”的真刀实枪。关闭粉丝发声主场,不是怯懦,是英勇。 ■做公益不点卯。 一开端肯定有转移焦点的目的,时间久了发现:打榜上瘾、氪金上瘾,做公益更上瘾。抗疫冲在前线,抗洪还在前线……量入为出的激情,用在公益上,挺好。 时间是良药,那都是出自从未遭到伤害的人吧。伤害,不是浪洗过沙滩,是刀斧深化树干。即便把一切凶刃都连根拔起,那创伤,也将成为树永远的 瘿瘤 。 公共行动场里,有时正义之敌并非旗帜鲜明的摧毁反对,而是漠不关怀。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晨小晨不是孤例,《狼来了》还在继续。肖战一张红梅图,职黑万篇小解读。 有人敏觉肖战的一举一动,唯独看不见自己。 不随意放心,算是种自我警醒。但恨到能把肖战当成倒刺,插在肉里,长在心上——面对这样无法解释的恨意,用正常逻辑是想不通的。那么,就不糜费时间去想了吧。究竟,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肖战如是。肖战粉丝如是。你我皆如是。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假如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致我们终将康复的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