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9 月 28 日,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发布了 2022年获奖人名单: 基础医学奖授予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O.海因斯(Richard O. Hynes)、伯纳姆·普雷比医学发现研讨所的埃尔基·罗斯拉赫蒂(Erkki Ruoslahti)以及波士顿儿童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蒂莫西·A. 斯普林格(Timothy A. Springer),惩处他们发现了“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关键粘附的介质——整合素”在生理和疾病中的关键作用。 临床医学奖授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Yuk Ming Dennis Lo),惩处其从母亲血液中发现胎儿 DNA,从而开创了唐氏综合征的无创产前检测。 公共效劳奖授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劳伦·加德纳(Lauren Gardner),惩处其率先开发出新冠肺炎数据地图,为实时传播权威的公共卫生数据确立了新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有两项获奖成就中包含了“中国元素”。 全球都在看的权威新冠疫情地图 两位中国留学生功不可没 一张被红点刺穿的黑色地图,800多个日夜,188个国度和地域,近4000个监测地点,全球的新冠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和疫苗接种数据——这是陪伴了无数人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新冠疫情地图。 据天目新闻引见,自2020年1月发布以来,无数民众、媒体机构以及政策制定者经过它实时了解这场大盛行病的全球停顿。到目前为止,这张地图的最高峰值日访问量抵达46亿,累计访问量超越2600亿。该项目频繁被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福克斯新闻、彭博社等主流媒体援用。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统计数据网站引见,目前该网站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资源中心(the johns hopkins coronavirus resource)运营。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Lauren Gardner教授团队创建了新冠全球追踪地图。 Gardner教授个人网站显现,目前她的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包含两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董恩盛和杜鸿儒。 △董恩盛(左)和杜鸿儒(右) 董杜两人早在2020年就接受过新华社的采访。在采访中,董恩盛表示,他的研讨方向是疾病模型,即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代码来解释一些盛行病学、公共健康方面的问题,以此对全球盛行病的展开趋向做基本的判别和推测。2020年1月21日,他和Gardner博士决议制造一个新冠疫情的数据图表,参考了worldometers等网站和各地媒体。“最开端简直没有现成模板能够套用,他(董恩盛)不停地输入数据、坐标。”杜鸿儒则于在2月1日参与疫情地图团队,编写了数据自动更新代码。 在初版竣工后,Gardner博士经过推特发布了这个图表,意外地惹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逐步成为了各国普遍关注的统计参考。在此之后,网站的运营团队也从两三人扩展到了近50人,日夜担任对疫情地图的数据搜集和网站运营中止维护。 为重生命保驾护航的无创产前诊断第一人 二十一号染色体数量异常是唐氏综合征的病因,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在美国的,每年每 700 个婴儿中就有一个在出生时是唐氏综合征患者。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逐步增加,从 25 岁的千分之一到 36 岁的三百五十分之一,再到 40 岁的八十五分之一。在 2011 年前,唐氏综合征是经过羊膜穿刺术以及绒毛膜绒毛活检中止确诊的,但是这两种措施会有 0.5-1% 的概率对胎儿有损伤。 1997年,卢煜明发现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这是全世界第一次证明该现象, 这一项突破为唐氏综合征以及其他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开辟了新途径。该重要成果“Presence of fetal D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serum”当年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上。2008年,卢煜明团队发表了往常被普遍运用的NIPT技术。 经过这项工作,卢煜明引发了一场医学反动,使数百万妇女免于接受一种增加流产风险的手术,在远离染色体异常的范畴产生了深化的医学影响。卢煜明推进的停顿和临床应用包含Rh因子评价和创新,其在癌症、移植及其他范畴也充溢前景。 关于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该奖项始于1946年,是由纽约的阿尔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设立的,旨在惩处医学范畴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效劳人员。 拉斯克奖最初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效劳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前两项特地授予科学家,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到数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注: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一切,如有侵权请联络我们删除,谢谢 来源 | 科研圈、感染医线等 编辑 | 生物在线 受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络生物在线管理员 点个在看你最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