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奢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宝珀 查看内容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2023-3-18 10:35|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231| 评论: 0

摘要: 明天(5月12日),就是母亲节了,送给天下的母亲,愿天下的母亲健康、保险、幸福。。。《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油画家李自健作品“树欲静而风不止 ...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明天(5月12日),就是母亲节了,


送给天下的母亲,


愿天下的母亲健康、保险、幸福。。。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油画家李自健作品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趁父母健在,孝之!


艺术世界里,母爱是亘古不变的创作主题,在艺术家终身的创作当中,也不乏母亲的题材。


在“母亲节”这个意义特殊的节日前夕,让我们走近古今中外艺术家笔下的母亲形像,看他们如何将爱溶于笔尖,诠释母亲的巨大!


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深情!


《浴婴图》宋 佚名


团扇 绢本设色 纵35.8厘米 横35.9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图展示了古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为婴儿洗澡。画面设色淡雅明快,氛围温馨调和,妇人的神色慈祥、婴儿的天真无邪,无不充溢了浓郁的人情和理想意义。图外有“周文矩”款字,系后添,此图当为宋人作品。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孟母断杼教子图》清 康涛


绢本设色,纵88.4cm,横3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图的中心位置,孟母侧身立于织机边,左手指机,右手执刀,似在训教;右下方,孟轲面朝母亲弓身拱手、毕恭毕敬地站立,那神色专注的样子,未脱顽童天真稚气,表示出对母亲极端恭顺。作者经过对画面精心的构置,充沛发挥人物画“造情”、“造境”之功用,鲜明地提示了绘画的主题。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弄璋图》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07厘米 横42.8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弄璋”是中国民间对生男孩的古称。意义是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后来把生下男孩子就称为弄璋之喜, 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任颐(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任伯年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慈母图》 清 钱慧安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 横92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钱慧安(1833—1911),初名贵昌,字吉生,号双管楼,一号清溪樵子,宝山(今属上海市)人。侨居上海卖画,名重一时。擅画人物、仕女和花鸟。笔意遒劲,态度闲雅。《慈母图》将巨大无私的母性渲染得十分崇高而令人感动。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林风眠 劈山救母 纸本彩墨 70×66cm 1950年代初


在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系列”中,《宝莲灯》一剧尤为其所钟爱。《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源自一出传播甚广的民间神话传说,讲述了沉香用神斧将华山劈开救出母亲,最终母子聚会的故事。而林风眠一再画沉香救出母亲的主题,与他幼年即失去母亲的痛苦记忆息息相关。倾注了他盼望挽救母亲于凄惨命运和希望母子聚会等诸多激烈情感。


暮年的林风眠回想,在自己大约六岁的时分,“不时是从早做到晚,让人欺负”的母亲,不甘忍耐命运布置,“跟了一位暂时到村里来染布的青工逃走了”,但不久,她“就让林姓族人给抓了回来,打她,游街不算,还往她头上淋了一小桶火水(汽油),说是要烧死她”。“我当时什么也不知,……忽然愤恨猖獗起来,找到一把刀,冲出屋门大叫,我要去杀死他们,未来我要把全族的人都杀了。远远地看到了妈妈垂头的形象。很多人把我抱牢了,夺了我的刀,不要我接近妈妈”。林风眠舍身救母,虽使母亲免于了火刑,却仍难逃远卖他乡的命运,从此母子再未相见。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常玉《镜前母与子》


常玉《镜前母与子》呈现一对圣母与圣子,其并不以巍峨超然的姿势呈现,而是寻常家中的一尊雕塑。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贬斥基督与圣母,反而让此圣像显得平易近人,亦或也涵纳了常玉作为旅居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与母亲的怀念。


常玉以镜入画,借此扩展有限的室内空间,圣像伫立于空阔环境中,分发着淡淡的慈祥与温馨。写情写景彼此紧扣,一如王国维在《人世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画中所传之情感显而易见。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何多苓《母亲》


“我与母亲,在肉体上不能完整沟通,但有一种血缘和一种感情,还有一些潜认识的东西让我们彼此相连。因而在母亲逝世后,我最痛苦的,莫过于在肉体上没有跟她好好交流。固然生活中我尽心照料,但我并不以为这对她是真正的好……”。这幅《母亲》是何多苓的母亲逝世前他所创作的,将母亲最后的容貌认真记载在画纸上,或许能多少弥补这种肉体上的遗憾。


浪漫的桃花粉掩盖着画面,生病的母亲卧坐在轮椅,静静地享用空气里自己留下的气息:如微风般丝滑;如暖流般暖和。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罗中立 《春蚕》200×134cm 1983年作


罗中立先生的《春蚕》,画面中看不见人物面部,留下金丝般发亮的老母亲的银发以及布满干瘪皱纹的额头。烁烁的银发虽无尽凄美,也闪烁着人性中最为可贵的光辉。


罗中立细腻的笔触中,充溢了对老母亲的深情厚意与无尚崇高的致敬。母亲身着最为普通的深海般湛蓝而沉静的布衣,卷起袖肘,一双任岁月磨逝而黯淡枯草的手却显得无比灵巧,绿色的蚕叶,灰绿色的春蚕以及在光影投射下又与银色发丝、深色的手、淡色的蚕面自然融入又独立的黄绿色的簸箕,塑造了调和胜利的、具有东方意蕴的光影颜色画面,夺人视觉,激烈而震动。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陈逸飞 《穿红衣的母亲》 100×100cm 1999年作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刘小东 睡眠与失眠系列·母与子 1998年作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何多苓 母亲 布面油画 50×40cm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陈丹青 《母与子》 75×100cm 1986年作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陈逸飞 《母与子》140×140cm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段建伟《母亲》1998年作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严培明《母亲与我》,布面油画,200x200cmx2, 2014年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艾轩作品


讲完了国内,再来讲讲国外艺术家笔下的母亲形象!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丢勒《画家之母肖像》


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在他母亲逝世的前两个月,用简率的炭条为她绘制了一幅肖像。丢勒的母亲终身体弱多病,共生过18个孩子,却只需3个存活下来,生活的艰苦与病痛的折磨使她过早衰老。母亲逝世后,丢勒在画中题了几句话:“这就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母亲,1514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2时逝世,享年63岁。”


由于长期的岁月打磨,母亲的脸庞不只消瘦,还暴起了道道青筋,唯有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坚决望向前方。丢勒没有刻意遮掩母亲脸上描写的沧桑,由于他一定不会以为这是可怕丑陋的,相反,他从中看到了人类从未泯灭的威严。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毕加索《母亲》


20世纪最巨大的艺术天才毕加索,是当之无愧的情圣。在他的众多妻子和情人中,一个病死、两个自杀、一个肉体失常、一个与他永不相见……每段恋情、每个女人都刺激着他的创作灵感。


就连他的母亲都如是说:“与我的儿子在一同,没有一个女人会幸福。” 知子莫若母,毕加索外貌和性格都与母亲十分相像。毕加索虽终身随心所欲、纵情描画过各色女人,但关于母亲,毕加索可不敢造次,他毕恭毕敬将母亲画成严肃漂亮的贵妇人,侧身端坐,眼神凛然。假如不看标签,谁能置信这是一个平面派巨匠的作品呢?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高更母亲肖像


曾在法国南部同住的高更与梵高,都曾经过照片描画过自己的母亲。高更所绘肖像,来自于母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或许是由于高更终身将大量肉体倾注于描画外国情调上,他故意将母亲的面部特征中止夸大处置,嘴唇画得更厚,鼻子画得更宽,这或许是为了强调他母亲身上的西班牙异域血缘。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梵高母亲肖像


梵高则以为母亲原始的黑白照片太过单调,想按记忆中的母亲形象加以描画。他为母亲画上了一双暖和而美丽的草绿色眼眸,辅以绿色背景,静谧又温馨。在这幅画中,慌张激昂的笔触消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腻入微的温柔描画。这幅母亲肖像创作于1888年10月,正是他肉体病发作前夕。梵高的内心那样孤独寂寞,在他濒临失望时,母亲成为他心灵深处的安魂曲,让他取得一些安慰。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伦勃朗的母亲》1631年 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伦勃朗25岁时为他母亲创作的一幅肖像画 。作品中一个忠实的老妇人披着红色天鹅绒外套,包一褐色头巾,坐在一块断壁上读《圣经》。光线从后上方斜射下来,老妇人的脸掩没在阴影中,含糊不清,但是她抚摸《圣经》的右手却处在强光的映照下格外明晰。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伦勃朗 《一位老妇的肖像》(伦勃朗的母亲)


伦勃朗的母亲入画时,曾经处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时节,早已失去了女人的美丽。但一向深思熟虑的伦勃朗,不讳言她的每一条皱纹、每一点灾难。他笔下的母亲固然缄默又冷静,却有极深的感染力。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惠斯勒《灰与黑的协奏曲一号:艺术家的母亲》


惠斯勒是著名的美国画家,其代表作品就是这幅《灰与黑的协奏曲一号:艺术家的母亲》,可谓19世纪最巨大的肖像画之一。听说,惠斯勒在那天着急等候模特,不料却被放了鸽子,于是67岁的母亲愿意替代模特让儿子作画。正因这种血缘情感上的密切关系,使得母亲甘愿无私为儿子静静不动、耐久站立数小时。


在当了几天模特之后,患有骨质疏松的母亲累得站不住了,惠斯勒放下画笔,为母亲搬来椅子和脚凳,随后,他退到几步之外,看到了梦寐以求的颜色和构图。画中惠斯勒的母亲一身玄色,侧身呈对角线端坐于房内,整个画面以黑白灰色块组合呈现,一切皆合他心意。画作虽出自美国画家之手,却充溢东方的诗意与神韵。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阿希尔戈尔基丨《艺术家和他的母亲》


美国20世纪著名笼统画家阿希尔·戈尔基,不时无法遗忘饿死在逃荒路上的母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美尼亚族人遭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戈尔基的母亲带着孩子们仓皇逃离,准备投靠远在美国的丈夫。翻山越岭、历经锤炼后,戈尔基和妹妹终于同父亲在美国聚会,但母亲却死在了逃荒路上。


戈尔基来到美国后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就是《艺术家和他的母亲》,作品依据戈尔基8岁时与母亲的合影创作。这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表示记忆深处的伤痛与沉思。画中母亲身体简直呈平面,白色围裙、面具般的表情使她看起来更像是雕塑,如丰碑般成为永世。戈尔基用了十多年不时重画又涂改,就好像不愿招认母亲和家园曾经离他而去。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母亲 | 法国


画家安格尔所绘的母亲肖像是1814年他母亲安妮去罗马探望他时所作,画家让肖像充溢了传神真切的特征,基于他内心希望母亲看上去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站在这幅感人的画作前,这种传送出的爱意流露无遗,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爱,都融合在画面里。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保罗·塞尚的母亲 | 法国


简直从不画肖像画的塞尚,却画了他的母亲日常生活的常态。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玛丽·卡萨特的母亲 | 美国


美国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深受日本传统绘画影响,用一种完整忽视西方艺术巨匠们制定的规则的方式为母亲画像,其绘画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认识,极具装饰性和深化的客观颜色。整幅母亲肖像表示了激烈的光影效果,充溢了奇幻感。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洗澡》 玛丽·卡萨特


1892 布面油画 (100.4x66厘米)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洗澡》是卡萨特于1879年4月参与第四届印象派画展展示的其中布面油画之一。它也是卡萨特90年代中最出色的一幅代表作。和宋代名画《浴婴图》相似的是,在《洗澡》中,画家玛丽·卡萨特也应用日常生活的场景,描写母女之爱,特别是着力于描写女孩的心爱、母亲亲昵的动作,从而加深对母爱主题的烘托。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弗洛伊德《母亲的肖像》


从1972年开端,弗洛伊德开端为自己的母亲作画,这幅作品是十多幅母亲画像之一,也是画家为母亲所作的作品中最出色、最有代表性的一幅。母亲身上那白色的衣裙套装,给人一种纯真与高尚的觉得,这是画家对母亲的崇敬之心,也是对母亲情感的一种特殊描画。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朱尔斯·巴斯蒂昂·勒帕热的母亲 | 法国


法国乡村习俗画家和肖像画家朱尔斯·巴斯蒂昂·勒帕热所绘的母亲的肖像十分美丽,真实得近乎一幅照片。事实上,勒帕热原本就是照相术的积极跟随者,因而母亲在他的笔下,因真实而更显得“完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岩间圣母》列奥纳多·达·芬奇


约作于1483-1490年间 油画 198×123厘米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画上的情节取自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三章《耶稣受洗》故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中间的圣母一手扶着约翰,另一手去安慰耶稣,表示了人世巨大的母性的力气。值得我们品鉴的是这幅作品的金字塔形构图,四个人物统一在这一稳定的结构中,全景既显得严肃,又很自然,具有古典美的外型特征。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被打屁股的耶稣》马克斯·恩斯特


有趣的是,被誉为“超理想主义的达·芬奇”的马克斯·恩斯特也有一幅表示母亲痛斥孩子场景的作品,而画中主角竟是圣母与耶稣。马克斯·恩斯特(1891—1976),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他在达达运动和超理想主义艺术中,均居于主导位置。他的作品所展示的丰厚而漫无边沿的想象力,对世界的荒唐之感,吸取自日耳曼浪漫主义和虚幻艺术的梦境般的诗情画意氛围,令全世界惊异不已。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小调皮》阿道夫·威廉·布格罗


布格罗的作品曾经完整解脱了古典主义手法的约束,从生活动身,于理想中撷取题材,表白一种博爱的人性思想。他强调方式之美,关注母爱,擅长运用幻想的方式,尤重女性美感的塑造。《小调皮》便是这种浪漫主义作品,他笔下的孩子天真纯真,心爱至极,精致细腻的画风和圆满无瑕的技巧,将母子情深的动人情形表示得温馨妩媚、活色生香。


更多艺术家笔下的母亲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爱德华·马奈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雷克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埃贡·席勒的母亲 | 奥天时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马克·夏加尔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萨尔瓦多·达利的母亲 | 西班牙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巴勃罗·毕加索的母亲 | 西班牙


(毕加索画这幅画时年仅15岁)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毕加索《喷泉旁的母亲与小孩》1901年 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文森特·梵高 《母亲鲁林与她的孩子》1888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爱德华·蒙克 《逝去的母亲》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卢西恩·佛洛伊德的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圭多·雷尼的母亲 | 意大利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伦勃朗·范·莱因的母亲 | 荷兰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亚森特·里戈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安东尼·拉斯科和母亲及弟弟 | 法国


(她和她的弟弟及父亲都是画家)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约翰·康斯太勃尔的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的妹妹和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亨里克·罗达科夫斯基的母亲 | 波兰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约翰·辛格尓·萨金特的母亲 | 美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卡耶巴特 古斯塔夫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乔治·修拉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卡米耶·毕沙罗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阿克塞利·加伦-凯勒拉的母亲 | 芬兰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爱德华·维亚尔的母亲 | 法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约瑟夫·索撒尔的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马克格特勒的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詹姆斯·恩索尔的母亲 | 比利时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亨利·摩尔的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埃里克·威尔逊的母亲 | 英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爱华德·霍珀的母亲 | 美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安迪·沃霍的母亲 | 美国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汤姆·菲利普斯的母亲 | 英国


(分别是18岁和88岁的母亲)

画家笔下的不一样的母亲,一样的感恩!


祝福全天下母亲


节日高兴,


幸福保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