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派中,最能让人感到“幸福”的画家就是雷诺阿了。 他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叛变、前卫、具有野心,企图应战当时的主流审美,他只想用绘画给人带去美与高兴。 就像他曾经说的:“世界上不开心的事曾经够多了,为什么艺术不能开开心心的呢?”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因而,在好友莫奈沉浸于绘画不同光影下的自然景色之时,雷诺阿更偏爱玫瑰色的快活人世。 这幅印象派的代表性作品《煎饼磨坊的舞会》正是出自雷诺阿之手。 在欢乐的舞会上,年轻的男男女女欢声笑语、翩翩起舞,闪烁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似乎连光都爱上了这人世的美好。 《煎饼磨坊的舞会》1876年 《船上的午餐》 1881年 这就是雷诺阿的魅力。 倘若你觉得人世不值得,那么就看看雷诺阿。 在他的画里,黯淡与忧虑消散,唯有耀眼的光和用不完的生机。 雷诺阿画的对象大多漂亮且充溢生机,如儿童、女性、花朵,而他绘画的女性形象极富魅力,她们常常明丽娇美,光彩照人。 朋友戏称“画女人比拥抱女人还要使雷诺阿激动”。 《珍妮·萨玛丽》 1877年 《秋千》1876年 大约正由于如此,雷诺阿在当时简直是最受欢送的印象派画家。 不只接到众多订单,在他逝世之前就看到了自己的画挂进了卢浮宫。 而在雷诺阿的绘画世界里,有一幅画如此有名,也如此特别。 01 1880年,雷诺阿完成了一幅肖像画,立刻让不少人看呆了—— 画中是一名少女,她身着一袭水蓝色的连衣裙,瀑布般的金褐色长发自然垂落到腰际,头顶戴着同为水蓝色的蝴蝶结,与连衣裙相互呼应。 她侧着身子,脸朝向前方,除了同龄人的纯真、灵动,少女又多了几分端庄与文雅。 而她淡蓝色的眼眸、坦率的表情似乎躲藏着忧伤且深邃的心情,让这幅少女肖像更具神秘感,引人心折。 《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1880年 这幅肖像画作名为《康达维斯小姐画像》,也叫《小艾琳》,画中少女是当时法国知名银行家路易·卡亨·安德维普8岁的女儿。 小艾琳照片 银行家委托雷诺阿为爱女作画,为了完成此订单,雷诺阿可谓是煞费苦心。 作为印象派画家,常常更注重颜色与光线,相应的人物会缺乏“真实感”,可雷诺阿在绘画小艾琳时,却似乎让她在画布上活了。 雷诺阿采用一片深色树丛作为背景,一冷一暖、一深一浅的对比烘托出少女白皙的皮肤、吹弹可破的肌肤质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碰。 而每放大一个细节,都足以美到让人心颤。 少女纤长浓密的睫毛根根分明,好像哆嗦的蝴蝶翅膀,下面躲藏着一双动人的澄澈眼眸。 这双眼睛盛满了天真,淡淡地望向远方,似乎对未来怀揣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等候,却又有着隐隐约约的哀愁。 同时,雷诺阿也并没有刻意捕获她欢笑、高兴的表情。 少女嘴巴紧闭,不见笑意,似乎正在思虑着什么,可恰恰是这种神态,让她多了一份超脱同龄人的成熟,愈加吸收人的眼光,不由得想要走进少女的内心世界。 而描写少女的衣裙时,雷诺阿又采用了松弛的大笔触,没有明显的线条和边疆,营造出朦胧氤氲的氛围感,美好得好像白日梦境。 通常雷诺阿画作中的人物姿势富有动势、动作伸展。 可无论是小艾琳挺直的后背,还是轻轻握在一同的手,都略显慌张与拘谨,可偏偏如此恰恰表示了少女特有的姿势,青涩而懵懂,是树枝上尚未成熟的果实。 这些都成就了《小艾琳》特殊且矛盾的美。 最地道简单、也最复杂诱人,像是“少女版的蒙娜丽莎”。 因而,纵然雷诺阿画的女人再多再美,这幅《小艾琳》也成为雷诺阿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之一,以至能够排入艺术史上女性肖像画top10。 画中的小艾琳在100多年里承载了人们无数赞誉,引发了无数想象,直至成为了一个美的符号,有人称她为“油画史上的最美少女”、“绘画史上最强的美少女”。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至上的印象派”展览海报 可在当时,就在雷诺阿自信心满满地托付作品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打击。 甲方—— 小艾琳的爸爸并不喜欢这幅画。 当时有钱人找画家画肖像画,无非是彰显自己的财富与位置,例如雷诺阿所画的《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就很好地展示了一个富人家庭的日常,而这幅画也让他一战成名,接到了不少肖像画的订单。 《夏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 》1878年 相较之下,《小艾琳》的确“寒酸寡淡”。 小艾琳的爸爸气得不只把画放到了仆人的房间,还拖着酬劳不支付,直到一年多过去了,才付了一半的费用。 但是他们依旧有了第二次的协作,小艾琳的爸爸又委托雷诺阿画小艾琳的两个妹妹,这一次雷诺阿吸取经验,无论是描写人物还是背景都倍显华美,总算得到了甲方的称心。 《粉与蓝》1881年 但是往常再看,这幅画远没有《小艾琳》名气大。 相较于《粉与蓝》的奢华与繁复,《小艾琳》简约而沉静,愈加耐人寻味,引人探求少女背地的故事。 事实上,谁也没有想到雷诺阿记载下的是小艾琳终身中最高兴的时光,长大后的她命运坎坷,再也不见雷诺阿笔下腾跃的光彩。 02 刚刚过了19岁,小艾琳就嫁人了,结婚对象是犹太银行世家的继承人。 按理说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完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可事实上却是火灭了、花也谢了。 小艾琳的丈夫卡蒙度伯爵整整比她大12岁,他们基本没有共同言语,而因利益走到一同的二人也简直毫无感情。 卡蒙度伯爵照片 婚后,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但卡蒙度伯爵很快有了情人,不甘寂寞的小艾琳也选择出轨,两个人的婚姻慢慢名存实亡。 终于在婚后的第5年,小艾琳与卡蒙度伯爵选择离婚。 终了了一个错误,悲剧却并没有中止。 小艾琳的儿子由于车祸意外丧失,而她的女儿则重复着和小艾琳一样的命运,接受了家族的包办婚姻,嫁给了一个犹太望族的后人,也生下了一儿一女。 小艾琳的一对儿女 在时期的巨轮之下,个人如一粒尘埃,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力。 随着二战的爆发,小艾琳女儿一家因是犹太人被抓入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并惨遭杀害。 小艾琳一夜之间失去了女儿、女婿、以及两个心爱的外孙,而自己家人、前夫的整个家族也不复存在。 奥斯维辛集中营 一场战争,让曾经满头青丝的小艾琳孑然一身,陪伴她的老朋友唯有那幅《小艾琳》。 原来这幅画曾随她陪嫁,后来又成为了女儿的嫁妆。 在战时,画作被纳粹掠走,成为了“希勒特接班人”戈林的藏品。 希特勒与戈林(右) 直到二战终了,这幅画作为女儿的遗物,由小艾琳继承。 兜兜转转,独一不变的唯有画中的少女。 03 几十年过去,画外人再看画中人,只让人慨叹物是人非,人生好像大梦一场,梦里荒唐,梦醒荒芜。 这幅画好像一个印记,通知小艾琳曾经的她有多美好,而今的她又接受了多少灾难。 为了钱,小艾琳将这幅画卖给一家画廊,之后被著名珍藏家埃米尔·乔治·布尔勒收入囊中。 埃米尔·乔治·布尔勒 而小艾琳开端自我麻木,沉浸赌博。 尔后的十几年,小艾琳整天浑浑噩噩,将一切的财富挥霍一空,日子过得困顿潦倒,最终在91岁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往常这幅《小艾琳》藏于瑞士苏黎世布尔勒珍藏展览馆,每一年都有无数人专程去看她。 画卷里的小艾琳,依旧亭亭玉立,无忧无虑,未感染半分尘世的烦忧,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序列,人们一次又一次沉浸在她的美丽之中,而她的坎坷命运曾经归于尘烟。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雷诺阿暮年说过的一句话—— 那时的他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手曾经变形到难以握住画笔,可他却依旧坚持画画。 身旁的人问他: “你看上去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画画?” 可雷诺阿说道:“痛苦会过去,而美会永存!” 文末留言功用已开通,欢送大家点击右下角,各持己见! 编辑丨L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