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上占领C位的巨作,常常是宫殿、神庙、教堂、摩天大楼…… 但我们不能遗忘,建筑最实质的作用是遮盖身体、维护家庭。 一个巨大的建筑师,不是效劳于少部分人,而是要思索一切人的感受,所以, 他们似乎总是从住宅开端他们对建筑的想象。 住宅设计,基本上包含了建筑学一切重要的学问,建筑师把自己的记忆、情感、思索、阅历放到其中,建筑师所设计的住宅,凝聚的是他们职业生活中最温柔的时辰。 今天,我们来清点掀起现代建筑史改造的12座住宅建筑,不知道哪一座最能感动你? - 01 - 世界建筑开端向现代作风转变的标记:红屋 建筑师:菲利普·韦伯、威廉·莫里斯 建筑年份:1859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红屋”的设计者之一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在经过工业反动洗礼之后,市面上都是机器消费的千篇一概的批量产品,他试图经过手工制造的方式,表示物品朴素的美。 “红屋”是莫里斯为自己建造的婚房,房子运用人工烧制的朴素的红砖建成,开阔而温馨,浪漫而典雅,用莫里斯的设计希冀来说,就是“充溢中世纪肉体”。 (图源:Dezeen) 这座建筑以其与众不同的作风,成为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的模范之作,也意味了世界建筑开端向现代建筑作风转变。后来,威廉·莫里斯的美学观念、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想,传遍了欧美乃至中国、日本。 2020年的爆款美剧《后翼弃兵》中的壁纸设计,正是出自莫里斯之手(《后翼弃兵》截图) - 02 - 独一建成的“作风派建筑”:施罗德住宅 建筑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 建筑年份:1923—1924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说到西方建筑,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有着厚重砖瓦结构和狭小门窗的封锁式建筑,而施罗德住宅推翻了人们的这一认知。此住宅为混凝土结构,采用大片落地玻璃窗,视野开阔,线条与面体的设计以红、蓝、黄三原色和黑、白、灰组成,整体作风忠实于作风派的绘画,颜色被用来分辨立面系统:白色在最外层,灰色表示阴影,门窗框为黑色,以及一系列颜色明丽的线性构件。作风派的艺术理念也体往常面、墙壁、天花板、照明群居网、家具、橱柜等各个细节。 (图源:Archdaily,摄影师:Davide Adamo) 施罗德住宅二楼生活区的活动隔断设计得极为巧妙,该隔断为拉门式,白天拉开拉门,屋内就变成了通透的大房间 ;晚上闭合拉门,便能分出私人空间和起居室、厨房、餐厅等功用区,很好地保障了私密性。 (图源:Archdaily,摄影师:Stijn Poelstra ) 这座小型独栋住宅是20世纪20年代荷兰作风派艺术家和建筑师理想的宣言,尔后也被以为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标记之一。 - 03 - “走向新建筑”的教科书:萨伏伊别墅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建筑年份:1930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20世纪建筑巨匠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是一个圆满的功用美学作品,其外形简单,内部空间却像是复杂的机器,被细柱支起的白色方盒里装载着柯布西耶关于现代建筑的一切想象。 (图源:Archdaily) 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的设计建造中,践行了现代建筑五准绳,即 :屋顶花园 、自由立面、底层架空立柱、横向长窗、自由平面。这五个建筑元素无一不是对传统建筑的承认。底层架空的柱子很细,三层平面各不相同,都依据功用需求而排布变更,四个精简笼统成简直一样的立面,由一条连续的水平长窗穿过,二层设有屋顶花园,能从更高处观赏周围的美景。 (图源:Archdaily) 萨伏伊别墅挣脱了以往传统建筑思想的约束,真正践行了柯布西耶的新式建筑思想,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庞大影响,是建筑史上的一部杰作。 - 04 - 别墅开端走向普通人家:雅各布斯别墅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建筑年份:1936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现代建筑巨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自己的暮年期间,特地为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设计了诸多价钱适中的小型独栋住宅,让别墅不再专属于富人。 雅各布斯别墅是其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赖特以大约5000美圆的施工造价,建成了一座有三间卧室的独立住宅。住宅有着低矮探出的屋檐,融入周围环境,客厅中有一排高大的落地窗,在厨房也能够看到自家阳光明丽的花园。 (图源:http://www.usonia1.com) L形规划设计是住宅的一大创新,赖特将厨房和餐厅这两大功用区设置在了L形规划的拐角处,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产阶级家庭曾经无力雇佣仆人,主妇们需求单独承担一切家务,赖特洞察到了这一变更,把主妇们的工作区域设置成了整个房屋中最重要的中央,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和寓居空间。 (图源:http://www.usonia1.com) 当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难以置信照片上的雅各布斯别墅面积只需150平方米,造价仅有5500美圆,建筑空间的设计让人回归到了生活的实质。 - 05 - 完整融入自然景观的建筑:流水别墅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建筑年份:1936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赖特的流水别墅被美国《时期》杂志称为20世纪最巨大的住宅,裸露在外的自然岩石断层、生气勃勃的山间树木,住宅简直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在强调建筑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谐和与融洽,整个建筑似乎是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普通。流水别墅真正完成了赖特“方山之宅” (house on the mesa)的幻想,传达了他“建筑物与大自然融合统一”的思想。 (图源:Archdaily) 整座建筑最精彩的设计,莫过于由自然山岩做支撑的悬臂式结构,石砌的墙壁延伸到室内,粗石与建筑物下方的自然山岩坚实地分离在一同,为挑梁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设计还将自然山岩巧妙地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完成了自然与建筑的圆满融合。 (图源:Archdaily) - 06 - 最早的批量消费住宅:威奇托住宅 建筑师: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 建筑年份:1929—1945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威奇托住宅的设计灵感,源于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1928年想象的能够批量消费的达玛克新住宅。富勒在自己的设计理论中一再强调“少费多用”(doing more with less)的设计准绳,也就是在设计中合理天时用各种资源和资料,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去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图源:搜狐) 在富勒的设计中,威奇托住宅与其说是住宅,不如说是一部空中高速行驶的车辆——调理室内空气活动的屋顶通风扇宛如一根庞大的风向标;一切的机电设备,包含两个预制整体节能卫浴,都集中在中央中心区域内;卧室、厨房等区域像分蛋糕一样被隔成5个扇形区域。整套住宅一切部件能够装在一辆卡车上,能够由6个工人在一天之内完成建造。住宅中的预制装配式浴室(dymaxion bathroom),成为现代整体浴室的雏形。 - 07 - 现代住宅的原型:伊姆斯住宅 建筑师:查尔斯·奥蒙德·伊姆斯、蕾·伊姆斯 建筑年份:1949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伊姆斯夫妇享有“全能设计师”的佳誉,除了建筑、家具设计,布料、画报、新类别艺术空间等也都是他们的设计范畴。他们共同建造的伊姆斯住宅是20世纪最巨大的建筑之一,被以为是现代住宅的原型。 (图源:courtesy of Eames Office) 建筑是一个单层钢构的盒子,靠两根纤细的钢柱横架在山坡之上,夫妇二人不时秉承“低造价、高质量、可批量消费”的设计理念,在住宅设计中积极尝试运用工厂、仓库的废品窗框,并对它们中止组装构思,这一选择岂但大大降低了房屋的制造成本,还营造出普通住宅所不具有的大敞口空间,带给人视觉上的通透感。 (图源:courtesy of Eames Office) - 08 - “少就是多”的极致表示:范斯沃斯住宅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建筑年份:1950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由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巨匠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似乎一个轻巧的透明盒子落在美国帕拉诺南部的福克斯河右岸,阳光穿透其间,建筑分发出极致轻盈的梦境感,这座建筑是密斯“少就是多”理念的集中表示,密斯经过资料、比例和尺度强调出了显著的美学特征——一种简单的地道的方式,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自然。 (图源:Archdaily) 玻璃房中,除了中心位置围成卫生间、浴室的墙壁外,呈往常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通透的大房间。站在屋内,身体似乎悬在半空,满眼尽是美景。 (图源:Archdaily) 固然晶莹剔透的建筑带给寓居者的是被剥夺隐私的噩梦般的体验,屋主范斯沃斯小姐后来不得不搬离了这座房子,但这并不障碍范斯沃斯住宅成为被人膜拜的经典建筑。 - 09 - 采用规范模数的经济型住宅:斯塔尔住宅 建筑师:皮埃尔·科恩格 建筑年份:1960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1954年,当业主巴克· 斯塔尔买下一块位于山丘上的土地作为自宅基地时,没人想到在如此“先天不良”的基地上一栋蓝领阶级的住屋,日后会成为人人羡慕的住宅,也成为美国现代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斯塔尔住宅因其简约的几何形体与轻钢框架结构以及圆满比例,为诸多摄影师、艺术家、导演等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创作灵感,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好莱坞电影里见到它轻盈的身影,持续着现代主义独有的浪漫神话。 (图源:J. Paul Getty Trust) 建筑师巧妙天时用这片土地的特征与条件,对房间规划做了明晰明白的划分,他在270°赏景区设置了居室和餐厅,在住宅面向道路的一侧设置了杂物室,还应用悬挑梁结构将钢架悬挑出悬崖之外,并装置了整片玻璃的落地窗,远远望去,这座建筑似乎腾空于美景中,轻透空灵。 其实,这栋看起来像豪宅的住宅是一座建造时一丝不苟的经济适用型住宅,它采用规范模数设计,建筑师预先精准计算了合理的跨距,并采用市场在售的规范品钢材,6米×6米的结构柱距界定了整个住宅内部空间的范围,10厘米×10厘米的钢柱支撑起压型钢板屋面。 (图源:J. Paul Getty Trust) 这个不是为富有阶级做的,能够看到经过周全而细致地设计考量而构成的现代主义建筑所能营造出的美好生活。 - 10 - 第一栋“后现代主义建筑”:母亲住宅 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年份:1961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1961年,后现代主义建筑之父罗伯特·文丘里开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栗子山上建造住宅,这座被称为第一座“后现代主义建筑 ” 的住宅,是文丘里为母亲设计的。 建筑看上去平淡无奇,实则“古灵精怪”,它推翻了我们一切关于建筑的想象,你以为它是悬山双坡顶的屋顶,走近一看,屋顶中央却开有一个大切口;你以为住宅的正面是左右对称结构,定睛一瞧,左侧是正方形窗户,右侧则是水平横向长窗。 (图源:Archdaily) 走进空间内部,首先映入视线的便是一个被壁炉“吞进去”的楼梯,还有在室外看上去像是巨型烟囱的东西,居然是二楼房间的墙壁,最搞怪的要数二楼的楼梯,它与任何中央都不连通。 (图源:Archdaily) 母亲住宅,是建筑师文丘里追求建筑整体分歧性的现代主义运动抛出的一个“大问号”,一经建成便遭到世人注目。 - 11 - 被动式住宅的开山祖师:雷根斯堡住宅 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 建筑年份:1977—1979年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往常,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曾经被普遍应用于住宅建筑范畴,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还是个新兴事物。横空出世的雷根斯堡住宅是最大水平地运用太阳能的模范之作。 该建筑的垂直截面呈三角形,朝南倾斜的屋顶能够充沛接受阳光映照,进而促进空气活动。冬季,建筑物南面的温室空间在白天贮存热量,热空气逐步向生活空间活动,能够有效避免夜间室温降低。到了夏季,温室的热气沿着斜坡屋顶向上移动,抵达屋顶并排出,上升的气流还能够促进室内通风。门前一棵“碍眼”的大树也被保存下来,成了“遮阳神器”。 (图源:维基百科) - 12 - “量体裁衣”的建筑:超级土屋 建筑师:纳迪尔·哈利利 建筑年份:1996年至今 (图源:《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 伊朗裔美国建筑师纳迪尔·哈利利终身努力于辅佐贫穷的人,他曾在伊朗沙漠荒原里骑行五年,学习并理论古老的建房技术,他尝试经过一种新型住宅建筑——“超级土屋”,处置中东地域人们找不到也买不起建筑资料的生存难题。 “超级土屋”量体裁衣,方便快捷,只需求泥土、细长的沙袋,还有战场上随处可见的带刺铁丝。建造措施也十分简单,从地里挖出泥土,装进沙袋,并将它们回旋堆起。6个成年人用6天时间就能建成一座超级土屋,哈利利还在沙袋与沙袋之间夹入带刺铁丝,使沙袋紧紧地固定,由层层沙袋堆起的圆顶屋能够承载10个成年人的重量。 超级土屋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启示,也为未来的住宅建筑指明了方向。 (图源:设计头条) 结语 勒·柯布西耶说“住宅是寓居的机器”,但他只说对了一半,住宅不只需满足寓居的需求,更反映了设计师和寓居者的价值规范、美学取向和生活情味,还会反映时期的思想观念和科技进步。 建筑师们终身所追求的,不只仅是让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地成真,更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暖和的归宿。 假如你想要了解更多建筑巨匠所设计的住宅建筑,给你引荐这本《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这里有60多座世界住宅名作解剖图鉴,22位建筑巨匠生平简介,内容包含建筑总述 + 手绘外观 + 部合成析 + 平面图结构 + 逸闻趣事 + 建筑师引见,带你了解住宅建筑的设计,赏析名家手笔的精妙,体会建筑巨匠的构思,寻觅自己理想居所的容貌。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置办) 本书图文并茂,分离生动的彩绘图片,引见了60多座世界著名的住宅建筑以及22位建筑巨匠的扼要生平,这些建筑融入了巨匠关于住宅设计的理念,给你带来一场世界经典住宅建筑巡礼。 从建筑外观到内部结构,从平面图到平面图,从住宅引见到部合成析,从寓居者到建筑设计师……多角度剖析住宅名作,发掘建筑背地的趣闻逸闻,将建筑设计与寓居体验分离,带你观赏巨匠的震动之作,领略住宅建筑的设计之美、空间之美、结构之美,从而在设计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设计。 本书还梳理了古代扎根于当地环境的9类建筑,即:穴居、洞窟遗址、土葺或草葺屋顶的房屋、干阑式住宅、水上民居、组装式住宅、帐篷式住宅、庭院式民居、合掌造民居,丰厚关于住宅的建筑学问。 参考资料: 《图解世界巨匠住宅建筑》(作者:[日本]中山繁信 [日本]松下希和 [日本]伊藤茉莉子 [日本]斋藤玲香,译者:许姝,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荷兰作风派的硕果:施罗德住宅 / Gerrit Rietveld》(公众号:Offset建筑偏移) 《最侥幸的普通人:两座尤松尼亚住宅》(《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37期,作者:杨鹏) 《20世纪,那些经典的住宅......》(公众号:城市行走CityWalk) 《经典再读47 | 斯塔尔住宅:让视野支配一切》(公众号:行走中的建筑学,作者:有方君) 扫码即可置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