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奢网 首页 名表图片鉴赏 理查德米勒 查看内容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2023-1-5 20:56|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185| 评论: 0

摘要: 3月21日,携新书《幽魂帝国拜占庭》来到中国的澳大利亚著名掌管人、作家理查德·费德勒(Richard Fidler)接受了搜狐文化的专访,畅谈拜占庭帝国史与历史上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费德勒先生此行是作为第12届澳大利亚文 ...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3月21日,携新书《幽魂帝国拜占庭》来到中国的澳大利亚著名掌管人、作家理查德·费德勒(Richard Fidler)接受了搜狐文化的专访,畅谈拜占庭帝国史与历史上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费德勒先生此行是作为第12届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的特邀作家,与中国的读者分享自己的创作阅历。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2014年,澳大利亚著名掌管人理查德·菲德勒带着儿子乔伊完成了一次伊斯坦布尔之旅。入迷于拜占庭帝国光辉绚烂又丰饶复杂的历史,盘绕着传奇城市君士坦丁堡,菲德勒在旅途终了之后写下此书。于是,读者得以窥见拜占庭历史上最不同寻常的故事,包含文化的冲撞,帝国的沦陷,基督教的兴起,复仇、贪欲和谋杀。随骚动故事同时展开的,则是父子间关系的悄然转化。历史、回想与感受相互交错,犹如教堂墙壁镶嵌的马赛克图画,奇光异彩。拜占庭帝国的盛衰,与君士坦丁堡这座大城的沧桑变更,均一览无余地呈往常读者面前。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 [澳]理查德·费德勒 《幽魂帝国拜占庭:通往君士坦丁堡的传奇旅程》 洪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思想会”出品 2019年)


以下为专访摘录(由于历史上拜占庭帝国又被称作“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人也自称“罗马帝国”,为避免混杂,在专访中均以“拜占庭帝国”称之,“罗马帝国”则专指团结前的古罗马帝国):


一、千年帝国拜占庭的幽魂,至今仍在徘徊


搜狐文化: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幽魂帝国拜占庭》,为什么把拜占庭帝国叫做“幽魂帝国”?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的突厥人攻陷。实践上在沦陷之前,整个帝国不时在不时地衰落、减少,领土范围其实也只限于君士坦丁堡。但是,即便这个国度到了如此衰落的阶段,但它依旧名声在外,大家还是以为君士坦丁堡或者说拜占庭帝国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这也是为什么苏丹想如此迫切地想拿下这座城市的缘由。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在尔后把君士坦丁堡定为了自己的首都,在此基础上树立了一座全新的土耳其城市。但是,千年过去了,君士坦丁堡的幽魂还是不时在这片土地上徘徊,即便在往常你去到这座城市中,你也依旧能够感遭到。


搜狐文化: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拜占庭帝国留下的遗产?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 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族徽,也是本书中用以分隔章节的符号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 俄罗斯、崇高罗马帝国、阿尔巴尼亚的国徽,能够看出与君士坦丁堡双头鹰的渊源


理查德·费德勒:这个“双头鹰”是当时最后一代拜占庭帝国王朝的族徽,往常也被以为是拜占庭的标记。在书的最后,我提到了很多年后我到巴黎的时分发作的一些事情。当时我在巴黎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发现了一座东正教教堂,我就决议进去看一看。当时教堂里正在做弥撒,我的耳畔响起了崇高悦耳的宗教音乐。在我走进去之前,我感到又热又累,心情也不大好,但是在这里待了一会儿,我就宁静下来了,觉得不再燥热,心情也会平复了许多,我看到教堂中间的地毯上就有这个“双头鹰”标记。那么我便认识到这就是当年拜占庭降服巴黎的标记,也表示了当时古罗马帝国到拜占庭帝国的展开与昌盛。


二、“世界首都”君士坦丁堡


搜狐文化:拿破仑有句名言——“假如世界上只能有一座首都,那一定是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


理查德·费德勒:君士坦丁堡被称为“第二座罗马城”,历史上第一座罗马城是古罗马帝国的首都,但罗马并不是一座十分美丽的城市。到了4世纪,君士坦丁一世(272年-337年)决议将罗马帝国迁都到君士坦丁堡,这也是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君士坦丁一世信奉基督教,并努力于在整个帝国的范围内推行基督教,因而在接下来几个世纪中,无论是后续的君主,还是当时建筑师、工匠,他们出于宗教的职责和义务,把这座城市打构成人世天堂。后来,这些人变成了说着希腊语的基督教徒,但是还是以罗马人自居。


到了中世纪以后,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就声名在外了。当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分,都觉得无法用言语形容这座城市有多么壮美。同时期的西欧,那些国度的城市都是既龌龊又丑陋。在当时,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君士坦丁堡的存在——在北欧维京人的言语中,君士坦丁堡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的意义就是“大城市”;中国的《唐书》中也有对君士坦丁堡有详实的记载,名字叫作拂菻,是一座用高高的围墙筑起来的城市。


搜狐文化:一座如此富有魅力的城市,又处在亚非欧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显要,能够说是兵家必争之地,那君士坦丁堡凭什么在此耸立了上千年之久?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 16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地图


理查德·费德勒:其实主要就像你说的战略位置,这座城市有三道围墙,而且处在三面环海的半岛上,因而敌人入侵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攻,就是西面(陆地),君士坦丁堡人就在西边建起了一道道围墙。匈奴人曾经在欧亚大陆四处侵略,君士坦丁堡就是靠这一道道城墙胜利抵御了他们的入侵。


外敌要想入侵,首先面对的就是护城河,河中有尖利的石头阻缓他们行军的步伐;即便渡过了护城河,他们会来到高高的外墙下,城墙上驻扎的士兵就会朝他们射箭、投石;即便有一个中央的士兵顺着梯子爬上了第一道墙,那么将迎接的是第二面更高的墙,防卫的攻势也会更强……


最后到底是什么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是大炮。当时土耳其人用世界上最大的大炮,以及中国的火药。


所以说,这座城市之所以能持续千年,城墙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君士坦丁堡也是作为一道城墙一样的存在,不时维护着欧洲的基督教不受伊斯兰教的入侵,不然很可能往常西欧人读的都是《古兰经》。


三、丝绸与基督教:两个文化的对话


搜狐文化: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和拜占庭帝国遥相呼应地耸立在亚洲大陆东西两端,这两个帝国之间有哪些交流?


理查德·费德勒:第一个交流的实证就是丝绸。关于罗马帝国来说,丝绸是一种很稀罕的东西,罗马的女性很喜欢丝织品的触感,当时丝的价钱以至比金子还贵。后来君主也开端穿丝绸了,丝绸就变成了皇权的意味。但是,罗马人不知道怎样织丝。在拜占庭帝国时期,有传言说东方的丝是长在树上的,中国人用一种特殊的梳子能把丝梳下来。当时,丝从中国运到拜占庭帝国需求经过波斯,波斯商人就从中大发一笔。当时拜占庭人买这些丝绸花了很多钱,差点国库亏空。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 查士丁尼一世 镶嵌画


后来有一位十分知名的皇帝查士丁尼大帝(约482年-565年),他在位期间发起了一场商业秘密的窃取行动。有传言说他派了两个僧侣经过波斯,经过戈壁沙漠,最终抵达中国的长安,他们带着蚕和桑叶,又一路跋涉回到拜占庭。后来正是由于控制了这门技术,君士坦丁堡的经济也变得更稳定了。


另外一个交流的实证是基督教的传播。有一群基督教的分支景教的教众,被驱赶出了君士坦丁堡,波斯和印度十分欢送他们,所以在这两个中央教徒们建了很多基督教教堂。往常西安有这么一座碑——《大秦景教盛行中国碑》,而且历史上也有一幅这样的画——三个中国的基督传教士在传教的场景。后来中国某个朝代的皇帝不再接受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就把传教士都驱赶进来了。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 唐 吕洞宾 《大秦景教盛行中国碑》(拓片)


君士坦丁堡还传播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悠远的东方有一个基督教皇帝。其实他们说的是蒙古可汗,但他也不是基督教信徒。君士坦丁堡人曾幻想有一天和东方的基督徒分离起来,把处于他们之间的穆斯林给降服,这个想象是不真实的,所以幻想也没有完成。另外一方面,固然拜占庭帝国和中国相隔甚远,但是《唐书》中却对拜占庭有如此真实的记载,这是令我十分诧异的。


四、没有历史,一切人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


搜狐文化:在古代中国,学习历史是皇帝的必修课,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意义是一国之君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能够从中知晓国度兴亡的缘由。关于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人来说,以史为镜,又能够得到什么?


理查德·费德勒:你提到的中国皇帝挺有意义的,拜占庭帝国的每一个君主也都能够追溯他们的前任,乃至古罗马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能这样一代一代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也能够给他们更好的对历史的宏观感知。也正是由于这般明晰的脉络,让我在写作的时分更能享用其中。


没有历史,一切人都是无家的孤儿;没有历史,一切人都只能活在当下。没有历史,一旦发作什么,我们就会十分茫然。丘吉尔写了关于很多历史的书,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沉浸历史?他回答说:“回溯的越多,能够瞻望的就越多。”当你回溯历史,就像阅历一场时空旅游,闭上眼睛就能够来到好多年前的另外一个中央,我每次去故宫的时分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十分令人激动。


搜狐文化:这本书的副题目是“通往君士坦丁堡的传奇旅程”,书的内容也是您和儿子乔伊在2014年的一次“时空旅游”,那么这场“时空旅游”对您儿子的长大有何影响?


理查德·费德勒:乔伊今年19岁了,他往常在悉尼大学研讨亚洲历史,所以,往常变成他给我教授历史学问了。有天早上我们在咖啡馆喝咖啡的时分,他就给我分享伊斯兰教关于韩国的影响,这关于我来说是十分新颖的历史,我也以他为自豪。我的孩子和我一样是一个十分有猎奇心的人,而我以为正是这种猎奇心,让我不时以来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不时地学习新的东西,对历史求知若渴,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把历史和旅游分离起来的缘由。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作者简介:理查德·菲德勒(Richard Fidler)是澳洲众所周知的媒体人和说书人,他在国度广播电台ABC的超人时令目“Conversations with Richard Fidler”专访各界名人,包含首相、宇航员、作家和科学家等,每月平均下载量超越百万次。此外,他也曾作为澳大利亚音乐剧三人团体”The Doug Anthony Allstars”的成员,常随团做环球演出。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除了理查德·费德勒,本届“澳大利亚文学周”还有格雷姆·辛浦生、许莹玲、莫里斯·葛雷兹曼等澳籍作家来华,杨澜、李尧等中国文化名人也参与了活动。

专访 | 理查德·费德勒:拜占庭帝国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索 ...


在3月21日至27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四位澳大利亚作家将在北京、上海、昆明、重庆、广州、佛山、西安、香港与台北各地分享自己的创作阅历。


(文 / 俎燚楠 编 / 任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