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荐,每天一张至美古典名盘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在他一切作品中具有无足轻重的关键位置,其中“大公”、“幽魂”等三重奏作品向来备受赞扬,将它们搭配在一同倾听,关于爱乐者心灵之启示与美感阅历之提升有着不可言喻的果效。 这套《贝多芬钢琴三重奏曲集》由美艺三重奏演录,包含《幽魂》、《大公》和原是单簧管三重奏改编的第四号钢琴三重奏。这是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灌录的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中的代表作,和他们后来第二次灌录贝多芬三重奏录音的编制相比,这份录音的第一小提琴是原创班底吉列特(Daniel Guilet), 而不是后来我们较熟习的柯恩(Isidore Cohen)。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的曲名都和乐曲自身的内容并没无太大关联,其中“大公”三重奏是为他的学生、经济资助人鲁道夫大公而作,因而有了此名,此作历来被以为是无以复加之作,三个声部间的均衡感极好,暖和细腻的重奏予以奄奄一息的极好感受,既契合贵族高雅、大方的气质,也具有平易近人的曲风和旋律;而“幽魂”三重奏则是由于曲中缓板的第二乐章有着鬼魅般的氛围而被冠以此名...... 贝多芬《第四号三重奏》OP.11,降B大调,大约作于1798年。这首三重奏乃贝多芬受一位单簧管演奏家之约而作,这位演奏家据推测,可能是贝尔 (Josef Beer, 1749——1811),今天此作中的单簧管普通被小提琴替代。此作题献给图(Thun)伯爵夫人玛丽亚·威海米奈(Wilhelmine,1744——1800)。 美艺三重奏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美艺三重奏原创班底胜利的奇妙在于他们精深的技巧、天衣无缝的协作、默契的交流以及对音乐自身的领悟。三位音乐家具有独立的个性,但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配合他人以使他们之间艺术上的协作抵达一个统一的作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美艺三重奏创团其实是由小提琴家吉列特发起,但因他最早离团,而钢琴家普莱斯勒又待到最后,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 普莱斯勒才是主要的发起人。乐团解散时, 普莱斯勒决议以八十五岁高龄退休时,要把美艺这个名字带走的缘由,由于他以为,既然三个团员都曾经不再相同,那这个团名就没有必要让他人沿用了。 钢琴家普莱斯勒 关于贝多芬三重奏作品,美艺三重奏采取较轻的质感和节拍来处置,与第二次较重的诠释手法截然不同,普通都以为这份演奏呈现出美艺三重奏所代表的传统室内乐演奏作风,能够与该团1981年较深沉的演出作对照。 在大公三重奏中,第一乐章极为精致,稍嫌过火;行板乐章的表示手法最具特征;帕尔曼与阿什肯纳齐协作的版本采用了梦境的手法,而美艺三重奏则将音乐视为冥思,演奏整整多花了两分钟,录音氛围良好,细节效果极佳。 《企鹅唱片指南》评价道:“美艺三重奏在这里处于最佳状态,CD版本的录音得到了令人愉悦的绽放,三部录音皆是一流诠释”。 美艺三重奏 三重奏乐团王者 成军于1955年的美艺三重奏团可谓“世界三重奏黄金组合”,古典音乐三重奏乐团中的王者,在钢琴界的三重奏团中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美艺三重奏一直坚持着自1955年创团以来的优秀传统。美艺三重奏团创建至解散每年中止120场以上的演出,累计已达4000多场,足迹提高世界各大顶级音乐节,在古典音乐界获奖无数,是大家公认的最出色的三重奏团,乐团解散于2008年。 在过去这五十余年的岁月里,该团一直由钢琴家普莱斯勒(M.Pressler)维系,其他团员则先后有过多次变动,第一代小提琴手吉列特在1968年先换成柯恩Isidore Cohen,他不时待到1992年,这二十五年间美艺三重奏的主要录音简直都有他的小提琴演奏,他与普莱斯勒和格林豪斯这个同伴,其实也是大部分人所认识的美艺的规范作风。第一代大提琴手 格林豪斯则在1987年退休,换成Peter Wiley。 托斯卡尼尼曾将美艺三重奏誉为“自鲁宾斯坦、海菲兹和费尔曼之后最出色的三重奏团”;《时期杂志》评论道:“哥德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而一场美艺三重奏的演出则可称为活动的建筑”;《纽约邮报》以为:“音色是使美艺三重奏鹤立鸡群的特性之一”;专业乐评家们则分歧以为:“美艺三重奏具有一切——高水平的独奏技巧、三人之间的调和分歧、热忱、生机与自信”。 DG&DECCA Virtuoso Series演奏家系列 于此,值得一提的是,本辑从属于DG&DECCA出品的“Virtuoso Series演奏家系列”,该系列名片涵盖 一众享誉国际的演奏家、乐团等录音,定能带给你无须置疑的高质量古典音乐享用。 【原装进口】 美艺三重奏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 坂本龙一“或许是最后一次”音乐会,在他的琴键下听懂人生 你的眼睛都一定跟得上他的手速!大卫·葛瑞特演奏《野蜂飞舞》 “新式探戈”超重量级珍藏珍品——皮亚佐拉《美国古典音乐录音》 - end - *微信编辑:getget *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源于:网络 *转载、投稿、协作:欢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