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都需求故事,也在发明故事。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不时都在尝试以自己的媒介、言语讲述一个好的故事。互联网科技、社交媒体的迅猛展开,重新塑造着现代人的生活。短视频正在取代电影、文学,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娱方式,小说的魅力需求被重新发现。小说家双雪涛在新书《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中写,小说的方式即内容,小说的每一个词语和标点,都是方式和内容的双重器皿。相同的事实,在不同的讲述方式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容颜。叙说视角的不同,如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的限制视角,会给小说带来哪些差别?关于小说,情节上的迂回新奇是必须的吗?好的小说和好的电影,各自有着怎样的规范,好的影视改编作品又需求具备哪些条件?今天的我们,能否正处在文化行业的寒冬,关于文学和电影的幻想能否过于朴素、分歧时宜? 1月13日(周五)晚19:00,单读视频号约请双雪涛、止庵、史航三位教员,编辑罗丹妮掌管,聊聊写作这门手艺,也聊聊在我们当今的影像时期,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承载故事的媒介,如何相互成就,以虚拟来呈现易被疏忽的理想。 双雪涛 × 止庵 × 史航 冲出藩篱的绵羊:谈谈小说、电影和改编 【活动时间】 1 月 13 日(周五) 19:00 — 20:30 【嘉宾引见】 双雪涛 出生于八〇年代,沈阳人,小说家。 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得主。 已出版作品包含短篇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猎人》和长篇小说《聋哑时期》《天吾手记》《翅鬼》。 止庵 北京人,作家、学者,周作人、张爱玲研讨者。1979 年开端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受命》《惜别》《周作人传》《神拳考》《插花地册子》等。 史航 编剧,谋划人。《鹦鹉话外音》主讲人、《奇葩说》第三季辩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93 年开端从事剧本创作,主要编剧作品有《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爱 XXX》《空中花园谋杀案》等,担任过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等多个节目的谋划。 【相关图书】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是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谈小说”,收录了作者面向写作喜好者的九篇专文:从小说的开头、氛围,到人物的塑造、意象与言语、结尾与修正……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与写作实操阅历;第二部分“岔进来的一段生活:谈电影”,以影视改编的胜利个案切入,细致讲述了自己关于电影和文学两种艺术媒介的了解、小说文本和影视改编的关系;第三部分“与火焰的距离:杂文集”,精选了作者自2012年辞职开端自由写作后,十年来发表的与创作有关的杂文、随笔、访谈。 这本书是小说家双雪涛与读者之间一场诚挚的交谈,他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其间的错误与弯路,失去与取得;他以十年来的写作理论与阅历深思,向每一个心胸创作幻想的人,发出约请和召唤—— 一个没有经过传统科班锻炼、但心胸文学幻想的年轻人,能够靠着手中的笔,劈开生活的荆斩,一步步靠近自己心中的文学理想。在混沌不明的理想面前,我们至少能够透过阅读和写作,守住自己内心深处微小的光焰。 《受命》是止庵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致敬《史记伍子胥列传》和《哈姆雷特》的小说。这部作品关乎记忆和恋情,记忆来自既往,还没有退场;恋情指向重生,却无法生长。在这两个完整相反的作用力中间,是一个“山穷水尽”的复仇计划。男女主人公冤家路窄,一个怀揣着秘密,纠缠于噩普通的记忆;一个痴想着未来,一往情深灌溉着恋情。悔与憾从而在所难免,意外与慌张也就在道理之中。 止庵在小说中,充沛展示了他描写人物与描写日常生活的才干,经过对花木、商品、交通、服饰、饮食、展览以及建筑和新闻事情的精准搭建,为读者充沛勾勒出一个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依循人物的脚步,乘坐107路、44路电车,读者能够穿行1984-1986年的北京城:西长安街新华门对面的花墙还在,三元桥新建成不久,音乐厅还是个大基坑;《读书》《读者》杂志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胡同口有打双人床的木匠,也有推着平板车卖棉套的小贩,冬储大白菜堆得像小山。组合家具、泡泡纱床罩、世界名画挂历、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小说恢复了一个真实的八十年代的北京。 但是时间永是向前,爱与记忆的一切,都要让路给滚滚向前的时期。小说中屡屡提及的深圳,正是风吹来的方向,人物浪花普通的上升和跌落,也自此有了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