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苹果公司上市, 一夜间,乔布斯翻身成为亿万富翁。 有了钱后,老乔就跑去请设计师, 替苹果设计新一代的电脑, 没想到对方却一口拒绝。 ▲80s苹果电脑 后来,苹果死对头IBM推出个人电脑, 抢占市场份额,差点挤垮苹果公司。 而它的设计师,正是当初拒绝乔布斯的那位: 理查德·萨博。 飞驰、IBM、西门子…等大牌都抢着和他协作。 01 辞职去“学习” 回看理查德早几年,简直和设计一点儿也不沾边。大学四年,他学了哲学、解剖学和工程学,拿下了商科的毕业学位。 每一样都是非设计专业,但遭人嫉妒的是:这位非设计专业的商科生,刚毕业就以设计师的身份,进入飞驰公司的外型部门。 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没多久就参与了飞驰经典款300L的设计。他担任后视镜部分,重量小、含义大。 作为第一个作品,流线型的外观和精密的结构比例,曾经表示出理查德的设计作风——雕塑极简主义。 1958年,待了段时间后,他辞了职,跑到设计中心米兰,给一些巨匠打零工。1年后,积聚了阅历,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1960,时钟(原型) 1960年,他以成名作Static闹钟拿下意大利最高设计奖。很快,他就被意大利公司Brionvega盯上,延聘为设计顾问。 彼时,电子产品的市场,德国和日本产品拼得火热。理查德的任务就是和它们正面刚,替Brionvega杀出血路。 随后「TS 502」收音机和「Doney」、「Algol」等2款便携电视机,杀入市场叫好又叫座,赢得漂亮极了。 和市面上只注重功用、疏忽名义的粗笨家伙相比,这些兼具功用性和美观性的产品,疾速虏获了消费者的欢心。 ▲左为Sony TV8-301,右为Brionvega Doney ▲左为Sony TV5-303,右为Brionvega Algol 1980年,理查德被任命为IBM首席工业设计顾问,担任旗下的Thinkpad品牌,正面对打苹果的Mac系列。 Thinkpad的面世,给IBM注入猛药,疾速抢占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稳定了IBM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 ▲左为Apple Macintosh,右为IBM Thinkpad 02 不外时的设计 ▲2000,折叠手推车 60年代,市场追求功用至上,忽视了设计美感。但理查德却是一个坚决的“折中”者,既不外火强调功用,也不会地道追求美观。 ▲1984,折叠扶手椅 “发明一个没有功用的产品是没用的,但是假如一个产品仅仅是功用性的,它没有一些正式的表白,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1971,厨房定时器(上);1971,座钟(下) 像孩子喜欢泰迪熊一样,理查德希望自己的产品和用户之间,能发明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眼里,产品应该“讲故事”,通知用户一些信息。 ▲听8s的“汽笛声” 理查德说,一个漂亮的水壶还不够的,他想设计一个多感官的水壶。他想起了小时分的记忆:自己从小生活在河边,听汽船的鸣笛声就成了一种乐趣。 于是,他在水壶口加上了两个“哨子”。当水沸腾时,就会发出“Mi”和“Ti”的音符,听起来就像汽笛声一样。 90年代,受屏幕技术限制,全键盘很难做出来。为了完成这点,做出娇小精致的电脑,理查德设计了个简单的机械结构,使得键盘像蝴蝶普通展开。 此外,理查德有个小“恶兴味”:在一些设计上,加上亮眼的小红点。 好比,在ThinkPad商务风的面板,加上亮眼的橡胶红点,替代鼠标。看似乱来,却成了一种标记。即便后来怎样换颜色,也一直比不上它。 TS 502收音机,理查德的代表作之一。上世纪60年代的电子产品,经过多次改进,至今仍在消费销售。 它由两个圆角立方体组成,一侧是扬声器,一侧是AM/FM的控制表盘。和其它收音机直愣愣的外观相比,它的线条更为温和。 为西门子设计的Gillo话筒,经过铰链结构,能够简单开合,像一台翻盖机。实践上,它也的确影响了现代手机的展开。 经过将拨盘和听筒组合在一同,整个尺寸被减少到平常的1/2。每一次按键就会带动内部转盘,呼出号码。而合拢后的外观,就像只小鼠标般灵巧。 由于厌弃普通台灯电线杂乱,理查德设计出了这款经典的Tizio台灯。机身细长典雅,由4段机身、3个关节和稳定的圆形底座构成。 直接丢弃了电线,在底座装入变压器,采用卤素灯泡,能够被低压驱动。如此一来,Tizio的灯臂就显得简约轻薄,能灵活转动。 03 我的职业曾经退化 80年代,乔布斯执掌苹果公司,向理查德发出约请,为苹果设计电脑。哪知理查德基本放不下自己的工作,就拒绝了。 “由于我不想搬到加州去,而且我在这里有一份十分有趣的工作,我不想放弃。” ▲1986,可转换计算机 多年后,被问到能否后悔。理查德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哈哈地笑着说:我当然后悔了,这样做的人每年能赚3000万美圆呢。 玩笑过后,理查德难免流显露遗憾。不单是钱,更重要的是他以为:往常的设计行业因过于关注利润而“降级”,只需苹果公司是个例外:产品优先,再思索赚钱的事。 ▲1988,腕表 近60年的职业生活,他阅历了整个行业的剧变。在他年轻的时分,甲方们还是理想主义者,想做美观的东西,给人带来高兴。 但往常,甲方不再关怀设计,自己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们赚了多少钱,他们想要赚多少钱,而自己被希冀发明出多少钱。 ▲2005,哈雷LED台灯 “往常一切都是为了钱,在这样的关系中工作没那么有趣。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职业曾经退化了。” ▲1962,DONEY电视机 嘴上说归说,住在医院的日子,理查德仍旧努力地工作,直到护士跑来阻止。固然身体老了、病了,但一提到设计什么新东西,他就兴奋得不得了。 到了60多岁,头发花白的理查德,突发奇想地给自己做了个网站。他说,自己曾经从事设计工作50多年了,但大多数人依旧不知道自己的工作。 ▲2000,Zoombike折叠自行车 理查德说,自己很没有耐烦。每一次设计相似的产品时,他都想尝试些别的东西,做一些新的应战。 日积月累,这些阅历成了他的“宝藏”。在下次新应战中,为他提供新奇的处置计划。 ▲1997,咖啡机;1978,浓咖啡机 每当有人问他,灵感来自哪里,他总会笑着说,everywhere(四处都是)。 “你一定要猖獗的热衷你所做的事情,否则你就不会胜利。” 资料来源: 南都周刊 《理查德·萨博:巨匠暮年、美在日常》 Alyn Griffiths 《"Steve Jobs once wanted to hire me" - Richard Sapper》 Doruran 《雕塑极简主义——Richard Sapper他暗暗地自傲》 - END - 欢送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称心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