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网讯(郭志文 庄佳勇) 宋元时期,泉州,便为一座蜚声国际的东方大港。而在这座“光明之城”,无论是梯航万国、蹈海往复的商贾,还是豁达开放、虔敬容纳的市民,千百年来,守护着他们健康的,是一种东方古老的生命聪慧和理论财富的学问——中医学。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种济世救人的思想传统,在泉州传承有继。今天,鲤城区中山南路的“花桥慈济宫”,香火依然鼎盛,这里供奉着古时同为泉州人的北宋神医“吴真人”——吴夲。这位“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的”的良医,生前因其高超医术、高尚医德广受尊崇,羽化归仙之后,受朝廷敕封为“保生大帝”。 千百年来,泉州人民便发扬良医吴夲业医济世、恤孤扶危的肉体,在此设立医馆,义诊施药从不连续,成为花桥宫的优秀传统。 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日渐式微。如何光大中医国粹、古为今用? 时序轮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从国计民生的大局动身,高度注重中医药事业展开。十九大讲演中,明白提出要传承展开中医药事业。随着“健康中国行”等活动的展开,中医药事业更是蓬勃展开、江河日下。 莫把功夫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作为一个有着良好中医药传统的千年古城——泉州市鲤城区,注重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展开,因势利导、统筹谋划,自2009年起即提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目的,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展开…… 政府主导 保障措施促展开 重不注重,看制度保障。鲤城区委区政府用“六个归入”来构筑中医药工作的坚实基石。把中医药工作归入社会展开的总体规划,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把“国度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归入创建成员单位工作目的,与全区经济社会展开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把中医药工作归入区本级财政预算,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077万元用于中医药事业树立;把中医药工作归入基本医疗保险,让患者看中医更实惠、更方便;把医疗卫生机构树立归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保障中医药科室树立;把中医药工作归入各医疗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从人、财、物等要素的政策支持,真实推进中医药事业展开。 传承展开 强化效劳促提升 仰祖先之通慧,备科学之机制,广行仁医,霈泽苍生。十年来,鲤城区多举并施,经过“二增强三提升四落实”,全面提升中医药效劳水平。 增强中医人才队伍树立。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在职在编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政策,吸收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重用中医人才,全区 7个街道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主任,有4位是中医医师,占57%。注重中医人才引进,2017年,卫健系统应考25个岗位,其中中医药11个,占44%;2019年应考29个岗位,其中中医药岗位15个,占比51.7%。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共有医生138名,其中中医师51名,占比36.96%;全部社区卫生效劳站均配备1名以上中医类别医生,占比100%。 增强基层设备树立。2016年鲤城区公共卫生效劳中心建成并投入运用,江南、海滨、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搬迁至新址。完成中医科规范化树立,鲤城区妇幼保健院及一切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均已建成中医综合效劳区,掩盖率达100%。 提升机构效劳水平。不时加大中医药设备投入,置办各类中医诊疗设备,为积极推行中医药适合技术和非药物疗法提供了物质基础。一切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效劳站均能提供中药饮片、针刺、刮痧、推拿等6项中医药技术效劳,掩盖率均为100%。2018年鲤城区总诊疗人次数为33.04万人次,其中中医诊疗人次为17万人次,占比 51.31%;中医处方 11.69万张,占总处方数35.05%;中药饮片处方3.84万 张,占总处方数11.52%。全区民间诊所96家,其中中医40家,占比41.7%。 提升医务人员中医效劳才干。积极展开师承教育,维护和传承中医药传统阅历。2015年以来,受理传统医学师承人员7人。2017年,组织21人参与福建省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12人考核合格。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医护人才岗位培训,2018年鲤城区共举行各级各类中医药适合技术掊训班12期。 提升中医药知晓率。展开全国第四批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已完成7个野外调查样地,中药标本曾经采集180多种,样线调查还在中止中。不时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提高,经过展开“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中医药进社区、《中医药法》宣传,成立中医药健康文化学问角等各类活动方式,普遍宣传中医药健康学问。仅2018年,全区共改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14版,展开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63场次,中医药健康讲座60场,制造各类中医药学问健康宣传资料176种,音像资料60种。居民中医药学问知晓率达93%。 落实中医医联体树立。充沛发挥属地中的中医三甲医院-泉州中医院的作用,辖区一切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均与泉州市中医院树立医联体,完成了中医人力资源的传帮带,为社区卫生效劳机构完善效劳功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落实家庭医生签约中医效劳。已树立家庭医生签约效劳团队32个,且每个团队均有一名中医类别的医生。2018年鲤城区已完成家庭医生电子签约2.3万人。 落实国度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目前老年人中医药健康规范管理人数13657人,效劳掩盖率达57.19%;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规范管理人数7185人,效劳掩盖率达74.39%。在泉州市率先树立试点,将高血压归入中医药健康管理效劳。分离鲤城科协、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等单位展开“海丝泉州·十大科学药膳”评选活动,进步中医养生保健水平。 落实中医药监管制度。卫生监视所每年展开中医药专项检查,监视掩盖率达100%。近3年来,查处违规展开中医诊疗行为3起,处分人民币3.4万元。 从2009到2019的十年间,鲤城区中医药效劳医疗机构从原来的51家,增长到往常的88家,增长率达72.5%;中医人才培育从116人增长到221人,增长率达90.5%;而中医诊疗量从年13万人次增长到43.7万人次,增长率达236.2%。往常,看中医已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盲目。 多位一体 特征引领促创新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作为传统中医文化的聪慧中心,“治未病”让我们从病前预防到病后防复,从身体养生到心灵修行,从“未雨绸缪”的道理启示到“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涵养,皆可感悟。为了让居民们具有良好的预防保健认识,鲤城区还充沛发挥中医药效劳特征,构建“多位一体”的效劳体系,有效进步了社区居民的称心度,社会效益显著。 发挥中医特征品牌。在门诊、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适合技术处置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常泰街道卫生效劳中心发挥中医推拿特征,康复科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海滨街道卫生效劳中心突出中医骨伤优势,骨伤科年门诊量达2万人次;创建于1957年的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中医皮肤外科名扬闽东南,中医皮肤外科年门诊量达8万多人次。 创新医营养离中医效劳方式。制定了《鲤城区医营养离工作试点实施计划》,目前共创建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泉州兴贤医院、坂头社区等11个医营养离试点。并创建4家街道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试点单位,积极推进街道医营养离效劳。 创新中医药宣传方式。应用老年学校教育平台,以本地俗语、闽南语顺口溜等“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慢性病、传染病等预防学问,深化区、街道、社区等61所老校,广受老年朋友好评,宣传效果显著。 率先推行企业工间操。颈椎病是搅扰许多上班族的一种职业病、慢性病,为此,鲤城区编制《企业工间操e起来》并鼎力推行,有效缓解和预防员工颈腰椎职业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截止目前,已在格来德、沃登卡等42家企业推行工间操,约5.3万名员工参与。 创建中医健康大讲堂。2016年至今,由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局、总工会分离设立主题为“关爱全民健康,共享美好生活”的“鲤城健康大讲堂”,每月一期,广邀名老中医传播、提高健康学问,截止目前,已累计兴办23期,近5000人次参与,有效推进鲤城区全民健康理念向纵深方向渗透、展开。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2010年,经国度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命名,鲤城区荣膺“全国中医药特征社区卫生效劳示范区”; 2014年,鲤城区被肯定为首批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区;2015年,鲤城区经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2016年,鲤城区区荣膺“全国健康促进区”;2019年,鲤城区被评为“福建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0年来,在这个“保生大帝”信仰浓厚的中央,鲤城区在中医药工作上不时勇立潮头、奋进向前…… 贾客顶风催棹急,游人待月放舟迟。在鲤城这片“满街都是圣人”的土地上,富足、和乐的生活图景处处可见,而传统中医,不时都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守护者。中医药——这套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神奇哲学与演绎,在鲤城区委区政府矢志推进下,在民众更普遍的参与下,必将在新的时期,在“海丝”起点,焕发更蓬勃的生机,开出更绚丽的花朵,铺就更宽广的全民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