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1岁的徐文惠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 6天后,她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那一天,反动公墓的大礼堂布置得十分庄严庄严,阵阵哀乐声中,鲜花翠柏蜂拥徐文惠遗体,她身披鲜红的党旗,犹如睡着普通安定。 灵堂中央,悬挂的是徐文惠的遗像。照片上的她,音容笑貌如故,似乎从不曾走远。前来参与追悼会的,除却八路军研讨会、女红军肉体研讨会等反动研讨群体工作人员,还有许多老反动亲属与后代,自发赶来送别徐文惠在人世的最后一程。 毛小青是毛主席的侄女,周秉和是周总理的侄子,追悼会前几天,两人刚到正定县参与红色反动相关网络活动,徐文惠的丧讯一传出,他们便顾不上参观正定故城等原定行程,当天下午即赶回北京,只为再见徐文惠最后一面。 石莉是杨得志的夫人,年已九旬,可她还是不顾大家的劝止,执意让女儿杨秋华扶持着她,赶到八宝山,向徐文惠道一声“诀别”。 刘建为朱德的外孙、陈伟华乃陈云的女儿、陈昊苏是陈毅的长子……一个又一个老反动亲属及后代,从五湖四海匆忙赶回北京,到八宝山送徐文惠最后一程路。 他们或与徐文惠相识,或仅仅有过几面之缘,可他们皆十分信服徐文惠,感激她为反动历史资料的搜集及宣传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 廖毅文说,多年前,徐文惠曾特地请来刘英、谢飞等6位在北京的红军妈妈聚餐,90岁的老人们,谈笑风生,开朗豁达,称誉徐文惠乃“军队的女儿”、“反动之花”。 彼时,廖毅文并不懂得,后来见多了徐文惠对祖国、对中国反动的贡献和付出,才恍然明白,原来红军妈妈们没有说错。 徐文惠的确继承了先辈们的遗志,一直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无限酷爱党和军队,对工作认真担任,无私辅佐反动老区,鼓舞每个年轻人砥砺奋进。 徐文惠永远分开了人世,但徐文惠继承和坚持的来自父辈的反动肉体及反动品德、留下的反动历史资料与她的谦和朴素,却将继续影响着每一位后来者,永远不会褪色。 01,艰苦的曾经:于她来说,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送别父亲最后一程生于1939年的徐文惠有一个艰苦的童年。她的父亲是开国大将徐海东,母亲叫周东屏,也是一名反动女战士。徐文惠并非徐海东独一的女儿,却是陪在徐海东身边最长时间的一个孩子。 周东屏一共为徐海东生下4个孩子,徐文惠排行老二,刚出生半年,便因父母的关系,被父母从相对宁静的陕北带到皖东新四军指挥所,于充溢战火和硝烟的战场上,衣着军装慢慢长大。 1947年,徐海东夫妇移居大连安家,徐文惠亦跟着爸妈来到这座海滨城市,有了上学的机遇。 很多年后,她回想当初,说:“小时分的我,是在父亲马背上渡过的,从安徽到江苏,再到山东,直至乘船抵达大连,才重新具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但由于彼时反动尚未终了,故而徐文惠的书读得并不“平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到1950年,她方开端“正式上学”。 8年后,19岁的徐文惠以优秀成果考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告别父母,单独离家前,徐海东特意给徐文惠改了个名字,叫“徐红”。 徐海东通知徐文惠,他和周东屏均为红军,因而徐文惠必须当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徐文惠谨记爸爸的叮嘱,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从未假借爸爸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什么私利;一直兢兢业业,认真实行自己的职责。 那是一段对徐文惠来说,宁静又美好的时日,由于工作地点距离父亲家不太悠远,所以每天下班,徐文惠都会回家照顾父亲。 在徐文惠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她最敬重最敬慕的对象。 徐文惠通知来访者,小时分的她十分顽皮,和哥哥一同被装到筐子里挑着走,也不惧怕,常常爬树上房,玩烂许多衣服,被刘少奇调侃,说她的性格最像她的父亲,“天不怕,地不怕”。 徐文惠不只不生气,反倒“自鸣得意”,以为那是自己和父亲“相像”的证据。她表示:“父亲有一段时间,患上严重的肺结核,妈妈担忧传染,亦惧怕我们打扰父亲疗养,不准我们去接触父亲。可我没有听妈妈的话,依旧日日缠着父亲,最结果不其然,和父亲一样,染上肺结核。每天,我都趴在父亲的病床上,只需睡着了,才会被妈妈抱走。” 不外,固然徐文惠喜欢依赖父亲,但徐海东对她的教育,却和别的子女一样严厉。徐文惠外出前,必须向父亲请假;回来后,也要到父亲面前“销假”。 徐海东每个月给徐文惠5角钱零花钱,怎样花,都得记下来,保障用在最需求的中央。徐海东有公家提供的专车,不准许子女搭乘,请求他们自己上下学搭乘公车,哪怕雨雪天气,亦无例外。 有一次,周东屏见别的小孩去学校都有美观的衣服穿,便想给徐文惠也添置一两件,让她过年或者开联欢会的时分穿,可徐海东十分生气,呵责周东屏为什么一下子给徐文惠花那么多钱做衣服? 徐文惠慨叹,父母不只自己的生活特别俭朴,亦请求子女和他们一样坚持俭省,饭菜分红一人一盘,全部要吃光,并且不许掉一粒米,坚决根绝糜费。 她裸露,父亲当初最喜欢讲得一句话即是“他人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人怎样样,你们就怎样样。” “他生怕最怕,就是我们搞特殊化。”徐文惠笑着弥补。 但是,由于种种缘故,徐文惠到底未能送别父亲在人世的最后一程,也没能见到爸爸最后一面。于她而言,此乃她生平最大的悲伤和遗憾,余生不时未能放心。 02,父亲的影响:固然父亲永远分开了她,可父亲带给她的影响却从未消散也正因怀有遗憾,促使徐文惠决议在退休,具有大量闲余时间后,开端沿着父亲昔年战役过的道路,亲身去跟随父亲的历史,对父亲的生平有了更深化天文解。 徐文惠说,他们徐家,从祖辈起,便以烧窑为生,父亲乃第七代窑工,做了11年的大水缸,由于工作过于劳累,所以养成喝酒解乏的习气,即便后来上了战场,他的水壶里装得也全是酒。 徐海东生在一个大家庭,光是兄弟姐妹就有13个,他排行最末,小时分吃着嫂子的乳汁长大。原本名叫“徐元清”,读书期间,最是好打不平,后因打了一个地主的孩子,被私塾解雇,只上了3年学。 25岁那年,徐海东在朋友的影响下,毅然投身反动,成为中共组织一员。他的威名很快传遍大别山,也给家人带来省事。 29岁,由于徐海东指导年关暴乱,当地国民党对他咬牙切齿,抓不住徐海东,便拘捕徐家20余位近亲、30余位远亲,将他们全部残忍杀害,以此报复徐海东。 至今,徐家故乡仍旧保存有徐家合葬墓,墓碑上刻着66名牺牲的徐家人姓名,旁侧还有徐向前的题字:光彩流血。 徐文惠叹息:“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无比悲哀,愤恨立下誓词,若不报此仇,誓不还家。” 同时,徐海东给自己改名“海动”,意义是他要学习哪吒,把“大海”闹动起来。但后来人们误听误传为“海东”,徐海东索性又更名“海东”。 徐文惠表示,她最信服父亲的一点,即是父亲对反动的坚决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从不曾动摇过半分。 徐海东带领的红25军,战士简直都是他一个个亲身重新集中起来的,有掉队的,有伤病的,也有中央从军人员,徐海东无一厌弃,全部收归到自己的队伍里,带领他们坚持战役。 蒋介石曾嘲讽徐海东带领的是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童子军”,徐文惠解释,实践上不只长征,徐海东的整个部队,皆是那么大岁数的战士,徐海东是他部队中,年龄最长的一个。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的身体愈加虚弱,简直只能靠吸氧维持生命。徐文惠说,徐海东3次让官后,心中有愧,每次见到周总理,总谈自己为党工作太少,不该授予他大将的军衔。 为了减少心内愧疚,徐海东不顾亲朋劝止,坚持在病榻上编写战史。 徐文惠目睹父亲的辛劳,慨叹万千。固然父亲已分开她很久,可父亲带给她的影响却从未消散。 03,坚持的后来:平凡的生活之外,她独一坚持的就是讲述父亲的故事,发扬红色肉体如父亲所愿,平凡生乎之外,徐文惠独一坚持的,就是向大众、向后代讲述父亲的故事,发扬红色反动肉体,用自己微薄的努力,让先辈们传播下来的优秀品德与坚韧质量继续传承下去。 她亲身搜集整理很多红25军、女红军以及徐海东的历史资料,不时组织、谐和,完成《徐海东将军》纪录片的拍摄与播出、《徐海东大将》画册的发行出版、《开国大将》的明信片、邮册的制造出行等等。 她出资资助多家希望小学;向陕西、青海等中学捐赠书籍和电脑;她和兄弟姐妹们一同,把父母的大部分遗物无偿捐赠给故乡的博物馆;在疫情到来时,积极向大连捐赠抗疫物资。 徐文惠的心中有朴素,有大爱,也有祖国和人民。 2000年是徐海东100周年诞辰,徐文惠为了留念父亲,做出了一件叫人吃惊的事情。她近在天涯赶赴夏威夷,于当地某家老年公寓中,见到昔年曾和父亲打过仗的张学良。 徐文惠表示,去见张学良前,张氏亲属特地叮嘱她,别在张学良面前提及徐海东和他打仗的往事。 但甫一见面,听到旁人引见徐文惠乃徐海东之女后的张学良便思绪分明地指着徐文惠,弥补道:“你是红25军军长,红15军团长,徐海东的女儿。” 徐文惠很诧异,完整没有想到张学良居然依旧记得父亲当年带领的部队番号。之后,张学良喊人请赵四小姐下楼与徐文惠见面,延长原定见面时间,同徐文惠聊了1个多小时,令徐文惠十分慨叹。 2010年,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经徐文惠的努力,胜利组建,她出任理事长一职。参与者不只需开国勋绩和老将军的后代,也有党、政、军等各界人士。 “起航”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切成员分歧衣着戎装,肉体振作向观众们献唱反动老歌曲,激起全场来宾的阵阵热烈掌声。 徐文惠引见:合唱团是一个公益性质团体,成立目标就是要充沛发挥老一代红色反动肉体,教育后代,让更多各界人士,特别当下的年轻人,更了解和接受红色文化。 除却唱红歌,合唱团也会推出一系列文化交流、宣传等活动,为反动老区及烈士亲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看待合唱团的态度无比认真。合唱团找不到办公地点,她便腾出女儿的房子当作办公室;为演唱歌曲愈加优秀,她请来朱思思等教员给合唱团的成员们上课;天气骤然转冷,某些成员不幸染上风寒,徐文惠亲身给大家送来药品,慰劳大家。 当合唱团的成员向她表白感激,徐文惠摇摇手,说都是她应该做的,她只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把合唱团办得更好,把工作皆展开起来。 与徐文惠熟习的作家晏子说,暮年的徐文惠与多数平凡晚辈一样,很喜欢带有颜色的衣服。每回列席活动,她总会衣着带颜色的衣服,搭配愈加多彩的围巾。 在晏子看来,徐文惠的那些衣裳价钱绝对不超越300块,围巾更是可能只需30块、10块,但就是这样低廉的服饰,却在徐文惠的身上分发十分耀眼的光辉,让徐文惠的形象愈来愈高大闪光。 2019年国庆当天,徐文惠作为开国大将亲属代表之一,举着父亲的照片,坐在“致敬方阵”的礼宾车上,参与建国70周年大众游行。 活动终了后,有记者致电徐文惠,问她参与感受怎样?徐文惠激动表示:“我激动得,几天未合眼了。60年前,我曾以大众代表的身份,走过天安门,接受爸爸和各位晚辈们的检阅;60年后,我作为父亲的‘代表’,替他接受人民大众对他的敬意。于我来说,此两段阅历,我将终身难以忘怀。” 同年11月,北京的冬天略显冰冷,但年迈、行动不便的徐文惠坚持列席留念红25军长征暨“花山寨会议”召开85周年的座谈会议。 她说,读大学期间,她参与了中共组织。她的父亲十分快乐,赠予她一句话,作为中共党员,只需你还剩下一口吻,不为党去工作,那就是你的最大羞耻。 她一直牢记父亲的教导,把这句话当作行事准绳和斗争动力,竭尽所能为国度,为党和人民贡献她的一点力气。 2020年,徐文惠由于心脏病突发,骤然离世。她分开了,她的人生故事宣布结束了,可这个美丽仁慈的灵魂所留下的肉体财富,却将永远传播在人世间。 参考资料: 《寻访父亲徐海东的足迹》 《胜利之花——追想徐文惠同志》 《我与大将的女儿们》 |